電四驅的豐田你愛不? 場地試駕一汽豐田RAV4
【太平洋汽車網 評測頻道】每代車型都會有生命周期,現款RAV4已經征戰市場接近7年,步入產品力后期的他還能月銷量過萬就足夠表明市場價值。也正因為他如此重要的地方,所以這次換代絕對不容忽視,此前我們已經在上海車展見過全新激進的外觀,而今天我們將迎來全新RAV4榮放的場地試駕。看看TNGA-K架構下的RAV4榮放能帶來什么驚喜,增加混動系統外,首次在國內搭載的E-Four系統的表現又是否能使人滿意。
第五代的RAV4暫時只會國產2.0L+CVT以及2.5L混動+E-CVT兩款車型,而至于2.5L汽油的版本車型是否會有?目前廠家還在考慮中,主要原因就是想為汽油版2.5L的車型匹配AT的變速箱,估計會等上市后看整體的效果再做進一步的規劃,所以這一次我們能體驗的就只有2.0L+CVT以及2.5L混動。
首先先介紹下這次全新RAV4的結構會有哪些提升,在TNGA架構的平臺下,汽油版的車身前后配比為51:49;2.5L混動的版本,是第一次在國內搭配E-Four系統,而且前后動力分配最大可以達到2:8,所以四驅系統的表現會是這一次的亮點,當然綜合油耗也肯定是一個絕大的優勢。而且在在前麥弗遜的結構有了進一步的升級,低重量的鍛壓鋁制轉向節可以降低轉向輪的跳動慣性,從而提升車輪對路面的附著力;同時并形式的電動助力轉向機的使轉向的感覺會更精準以及裝配重心也更低,而這一次場地試駕分為路面試駕和越野試駕,究竟實際表現怎樣,我們繼續往下看。
其實本次的路面試駕主要是感受下車輛的加速性能以及操控的感覺,不過相對比較簡單,百公里加速的試乘,緊急變線,高速彎以及轉向的體驗。雖然時間以及項目不算多,并不能對全新的RAV4混動版有太深入的了解,不過已經讓我感受到一定的驚喜。
得益于電機的加持,混動RAV4的起步動作很輕柔,而且從動力分配來看,在急加速的時候后橋的電機會分配出更多的動力,在緊急變線的時候也會有不同的動力分配。所以整個四驅系統的分配是比較合理,在日常情況下的使用是比較智能。
2.5L混動的車型采用鄧祿普GRANDTREK PT3輪胎,一款專門為城市SUV匹配的舒適性取向的輪胎,而且在快速進彎的狀態下,輪胎已經在開始打滑的狀態下,感覺整車的極限其實還沒到,整個車身還是處于可控的范圍內;在快速變線的時候重心轉移很快,整個側傾控制比老款提升不少,四驅系統也會起到一定的作用,而且在這方面的表現,2.5L混動的版本會比2.0L汽油的版本會更有優勢一點,同時在出彎給油的動力反饋,混動的車型有很明顯的優勢。
而在場地中我們還體驗了標配的DRCC自適應巡航功能,基本上都可以很好的跟隨前車的動作,提醒的顯示在儀表盤時速表的左上方,當前車轉彎后,系統就會提醒駕駛者要對方向盤進行操作,功能使用起來簡便而且輕松,而且是0-177km/h的全速段覆蓋。
豐田還帶來了兩套新的四驅系統,分別是針對燃油車使用的適時四驅系統以及針對混合動力車型使用的E-Four電四驅系統。而且豐田預計到2030年會有70%的在售車型使用新的四驅系統。新的適時四驅系統豐田稱之為動態扭矩管理AWD系統(Dynamic Torque Vectoring AWD),雖然豐田名稱中有一個AWD,但這套新四驅系統依舊只是適時四驅,只是在扭矩分配上做了更多的優化。
這套四驅系統在前后軸各增加了一個棘輪式狗爪離合器,其用處是在兩驅模式時,可以讓前后橋與中央傳動軸斷開連接,使得中央傳動軸不再被帶動做無意義的轉動,另外后橋上左右輪間的扭矩可以控制分配,從而減少能量損失并提高燃油效率。雖然豐田表示這套四驅系統結構是世界首創,但是類似的想法早已量產使用,jeep使用美國車橋的Ecotrac四驅系統、凱迪拉克XT5的智能雙離合適時四驅系統也同樣擁有相同的功能,只是實現的方式與豐田有差異。
而這套系統結合豐田的智能四驅管理系統(Integrated Management ,AIM),相比于目前豐田的適時四驅系統,系統損耗大幅下降,同時四驅性能也得到了提升。
E-Four電四驅系統相比于上面的適時四驅系統則變化要小一些。E-Four電四驅系統實際上是發動機只負責提供前軸動力,而后軸的動力完全由電機提供,所以豐田E-Four電四驅系統的車型并沒有中央傳動軸。新的E-Four電四驅系統同樣保持了這個設計,但優化了扭矩分配以及動力輸出。
在實際操作上,兩個不同的四驅系統還是有很大的不同。混動版本的TRAIL模式,在遇到駝峰或者是交叉軸的時候,是需要一直給油,這時候電子系統會判斷怎么分配動力,從而實現脫困;而汽油版本在遇到交叉軸時,和我們常規的要先穩住,然后再慢慢給油,從而實現脫困。
畢竟電機的扭矩還是很大的,所以混動版的RAV4在越野時,需要后驅動力時還是有一定的強項,爬小駝峰就是其中一個。在前輪已經開始打滑的狀態下,后輪的驅動會給到更多的動力分配,不過電子的反應會稍微有點慢。
在應對交叉軸當后輪懸空時,汽油版的車型會比混動版的更有優勢,這有一定基于結構的原因,因為有軸承的原因,動力分配會更加合理。當混動版的后輪懸空時,對懸空輪胎的動力分配并沒有鎖止太多,需要持續給油才能通過。
而接近角和和離去角分別18.1度和20.3度,其實對于舊款而言是有點退步了,不過對于我們這一次的越野來說,還是游刃有余的。包括沖坡,涉水,以及涉水后上坡都是沒有太大問題,算是可以滿足日常的使用和一些低強度的越野了。
而面對枕木路,較硬的懸掛使得車內的震動傳遞特別大,現場對比了競品的確是有一定的差距,只能說是方向性的取舍,畢竟支撐性會比其他競品有優勢。
其實從兩點配置就可以看出RAV4汽油版和混動版的四驅定位是不同的,混動版的車型更多是應對城市的綜合路況為主。一個是陡坡緩降,只有在汽油版是有搭配的;而另一個就是越野模式,汽油版的車型搭配常規,沙地以及巖石三種模式,而混動只有一個常規和TRAIL模式,一個比較綜合的模式,也不需要用戶做太多的判斷。
在外觀之前我先簡單回顧下城市SUV的鼻祖RAV4在中國的簡史。其實一開始看到的第三代車型,是2006年以進口的身份引進國內,到了2009年才實現國產。而到了現在的第五代產品,豐田TNGA的時代賦予他足夠年輕化的外觀之余,混動系統的加入也使得駕駛感受有很大的進步,全面的提升相信能吸引不少人為之買單,接下來我們先一起來回顧一下在中國的三代RAV4。
外觀我覺得是這臺車最有爭議的話題,有很多人喜歡他足夠的霸氣,也有很多人不喜歡他用力過猛。其實我個人還是挺喜歡他這個足夠硬朗的外形。特別是當我看到實車的時候,全新的設計語言使得全新一代RAV4的外形線條更加棱角分明,整體的效果會更加硬朗激進。
而內飾部分,其實主要是有兩點值得一提。首先視野的變化有好有壞,因為后視鏡的位置變動,使得側向的視野會有一定提升,不過太多電子設備的加入使得前向的視野不如現款;其次設計細節方面的處理會更到位,多處采用軟性包裹,滿足當下需求。
很多人會問,全新RAV4的空間究竟會不會因為全新架構而受到影響?畢竟卡羅拉在改款后的空間表現會稍微查了一些。而實際的體驗下來,全新RAV4的車內的空間表現也是一如既往的好,后排的座椅依然可以進行角度調節,而且幅度和舊款相差并不算大,乘坐空間方面的表現也基本上可以和舊款保持一致。而儲物空間方面也有一定的調整,整體來說是符合這一次換代的預期。
而老款采用全尺寸備胎占用空間,所以后備廂空間一直是用戶的吐槽點,而新款的后備廂無論從空間還是造型都得到改善,延續4/6比例放倒的好傳統,使整體的空間表現在同級別處于領先位置。
總結:對于豐田來說,RAV4和TNGA-K平臺碰出的火花絕對是魅力四射的,20.00-24.50萬元的預售價出來的時候更多人為之驚訝。不過這個級別的競爭是異常激烈,全系標配LED大燈,TSS2.0智行系統,標配7氣囊以及混動的加持為RAV4帶來了很大的優勢。估計RAV4上市后,同級別的其他對手也會有一定的措施保住市場的份額,奇駿,C-RV,以及RAV4的姐妹車型威蘭達的大亂斗會怎樣,期待接下來緊湊型SUV的品牌大戰。(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 陳建泉)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