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此文不得任何形式轉載。
編者前言:剎車對我們來說實在再重要不過了,不論你在低速行駛還是在高速公路上飛奔,良好的剎車性能是安全的保證。現時我們好多的車禍都是在沒有好好把握車輛剎車的情況下出現了大家級不愿意看到的景象。而目前市面上幾乎所有車輛在主動安全制動配置上都配備了ABS+EBD,而更高級的車輛會配備TRC等主動安全裝置。
點擊鏈點了解前期相關評測:
【原創】三款1.6排量小車的操控對比
【原創】五款1.6L家庭車的原廠輪胎對比
【原創】幾款熱銷車型前艙空間及視野對比
在制動方式方面大概分為三類,其一是四輪碟剎:顧名思義就是四個輪子都采用碟式剎車系統,這種剎車系統的特點是制動非常靈敏,而在高配置的車型還安裝的前輪或四輪通風碟,目的是在急剎后能快速散熱。其中碟剎的碟片、卡鉗也有大有小,高檔車輛、性能跑車的兩個部分都比教大。許多的跑車還使用紅色卡鉗,目的是突出其運動性。其實顏色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看做工質量。前碟后鼓:這種配置一般使用在較為經濟的車型或是同型號低配置的車輛上,主要的因素一是成本控制,汽車的前碟后鼓生產成本自然要比四輪碟剎要低。二是經濟性小車自然不是性能車輛,在自身重量上和操控力度上不需要那么高的制動表現。其實在我們看來小車開快了在緊急情況是也要良好的制動性,經銷商的說辭都是為掩飾降低成本說話。還有一種大家比較少見,或者見到了也不能理解,通風鼓中碟式:這種剎車一般使用在越野車輛后輪上。為什么?我們可以從這個角度理解:為了保證良好的制動性,我們安裝了剎車碟,但是在越野時為了防止泥沙進入剎車片我們在外面再套一個鼓。不過這樣的設計也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剎車后不能很好的散熱,長時間多頻率的剎車對安全有一定影響,所有說魚和熊掌不能兼得。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市面上四款小車得剎車性能表現吧。 在這里我們要說明得是,由于在路面情況不同(水泥、瀝青),個人駕駛習慣不同,我們不再提供什么100公里時速的急剎車數據,實際意義不大。這里我們具體配合駕駛過程中具體在直線剎車和彎道慢剎感覺,和大家一起分享。希望能夠在具體駕駛中能給到您一些參考。
其實一輛車在剛下地時和經過一年使用后表現都大不一樣,重要的是感覺車輛制動有些問題的時候趕緊去做一些維護,該修的要修,該換的要換。金錢誠可貴,生命價更高啊!
POLO1.4手動版:
試駕當日車內坐有兩個成年人,我在具體感受是1.4POLO在加速時感覺還算有力,發動機噪音不大,POLO除后面空間小了一點外,更多給我們的是駕駛的樂趣,要說有什么不到之處那就是標版連電動車窗都沒有,在這個年代真是讓人感覺郁悶。
很高興看到POLO使用的是四輪碟剎,我們在直線行駛中,稍稍踩下剎車就會有點頭的感覺,剎車板給我們會饋的力度也比較大,不會有一種軟綿綿肉感,如果是急剎在ABS的幫助下不用擔心車輛會發生側偏,不過車胎就要磨損一部分,這種燒胎行為最好不要多次使用,不然用不了多久剎車片就要更換,同時油耗也很增加。在彎位的慢剎中,剎車板同樣保持中等力度,把握好方面盤,十分輕松通過想過的彎位。說動操控的樂趣,不單單表現在加速上,在你需要準確的并線,和彎道減速時,車輛在你把控之中,離合、剎車、變速箱、油門的配合才能構成你全部樂趣所在,值得高興的是POLO在四款車輛中表現的不錯,其敏感性是最優秀的。
兩廂FIT1.5CVT:
試駕當日只有我一個人,由于當時不熟悉珠江新城路況,所以駕駛著FIT滿街的跑,在剛剛上市時能開著FIT那種感覺確實不一般,而且是一部紅色的FIT,招來不少目光。
兩廂FIT1.5CVT在加速時動力還是不錯,在中低部加速時還比較有力,可是在速度達到100公里時發動機和風噪聲都比教大,首先1.5排量發動機的動力始終有限,再一個FIT的車身和前面的POLO相比確實薄了一些,加上又是當日同時駕駛,這種感覺到現在在我腦子里還是根深蒂固。不過CVT的無級變速表現不俗,我們在加速過程中,始終沒有感覺到什么頓挫感。FIT的剎車由于是前碟后鼓方式,我們在駕駛中感覺不是特別靈敏,偏偏小編在試駕時是一個喜歡開快車的人,我們在90公里時速大弧度轉彎剎車時感覺一腳踩下去,車身隨即慢了下來,可是當我們繼續向下踩的時候,車身沒有我們預料中那么聽話,加上是弧度剎車,在一定側傾時還不能完全把握車輛,這讓我們感到有些不對,不得不再來第二腳制動。當然這種情況也是比較少見,在直線、中低速時FIT表現還是不錯,鑒于FIT的城市定位,這樣的配置也在合理之中。如果是時尚一族,花1500-3000元可以對后輪制動進行改裝,改裝后的四輪碟剎FIT你自然不用懷疑其性能表現,加上時尚的外形,可以說是城市中游走的精靈!
現在伊蘭特1.6手動版在1.6排量當中可謂最超值的了,為什么這么說,因為它最便宜,我們不得不佩服現代的大膽,也十分能把握中國人的消費心理-用最少錢買最大的車。
說起伊蘭特的制動我們先說說伊蘭特的駕駛,1.6DOHC的發動機配手動波箱,我們要說的是伊蘭特的變速箱比較順滑,入檔是也很清晰,只不過和大眾的變速箱相比在清晰度和行程長度上還差小許。我們在啟動的那一刻感覺感覺比較有力,在離合變速箱良好的配合下,速度十分輕松的上到100公里,當然在這里問題也表現出來,就是車身不夠平穩。在制動過程中,四輪碟剎表現不錯,由于前后輪碟片不是很大,加上本身自重和制造工藝,我們第一感覺是靈敏性沒有POLO表現出色,但是比前碟后鼓FIT表現要好,我們在彎道輕點過程中體會伊蘭特座椅良好的包裹性和扁平車身設計還是感受到了駕駛的樂趣。直線的剎車同樣是在把握當中,急剎時在ABS的輔助下,腳板輕微反彈著剎車板回擊的跳動,在這個時候抓好方向盤是你最要緊做的事。總體來講伊蘭特個方面性能表現中庸,1.6的發動機會給你帶來一些驚喜,不能太過依賴它的制動系統,養成良好的駕駛習慣才是正事。
東風標志3071.6手動版:
事隔7年標志再此來到中國,而這次合作伙伴改成了國內的東風二汽,可以說找到一個好的聯姻對象,可是好像法國的東西一到中國來就有點水土不服,雖然我們中國人喜歡三廂車,但也是喜歡好的三廂車,中國是個有5000年文化的古國,你不能隨隨便便拿個刀切的屁股來對著我們中國人啊!我們是有審美觀的!
說到307我們就從操控開始吧。1.6手排的變速箱比較有特色,我們在入檔的時候感覺比較的輕松,同時也比較清晰,唯一讓人納悶的是入檔后,變速桿還有一定位置彈性,同時和POLO的變速箱比起來行程方面稍稍有點長。不過這些對307整體操控影響不大,307的起步時比較有力,動力在1.6級別里表現不錯,關鍵是你可以感覺到動力輸入比較平順,同時底盤相對比較扎實,就算來到高速部分依然讓你感覺到十足的信心,特別是字高速并線和彎道時優秀的懸架給了我們良好的印象。我們在這里說說制動部分,首先是行駛過程中減速,我們在告訴并線超車時,輕點剎車,車身減速的反應時間讓人滿意,就算是沖到前面車尾配合離合踩下剎車,車身能平穩減速,加上307優良的轉向系統,只要輕輕打一個方向盤就能快速并線,穿梭在車流當中。在一個是100公里急剎,我們在瀝青路面上做過這樣試驗,綁好安全帶快速踩下制動板,車身在先是急停,當剎車片過緊車行電腦感覺到會引起車身打滑時ABS啟動,剎車板不斷的反彈,抖動不停的傳到你的腳底,如果你執意要再踩下去,剎車板反饋力度會更加大,同時高位剎車燈閃爍頻率會加快,提醒后面來車。更具體的說在直線上307不會打滑,在彎道上其車身良好的懸架加上座椅不錯的包裹性不會讓你把持不住307的車身。
講在最后:
總體來講四款小車中307是最具有操控性,制動不能說最靈敏,可整體性能表現優越。POLO限于排量和車身結構,在彎道上表現不如307,可是POLO的制動始終在四款車中是最靈敏的。FIT1.5CVT由于本身制動設計上的原因,在制動上表現排在了最后一名,同時電子轉向系統沒有給駕駛者帶來什么路感,可惜的是在大的彎位上不能自動回胎,不過FIT的省油是其他三款車輛望塵莫及的。伊蘭特是這里的吃油大戶。為什么?1.6DOHC發動機在現代的調教下中低部加速有力,這樣的設計自然要靠能源來做補償,其性能表現比較平平,我們沒有什么特別感受地方。
以上是我們評測組對上面幾款小車的淺薄認識,歡迎大家將自己不同的意見和想法發表在下面的網友評論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