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文爾雅的激情 體驗英菲尼迪G35
試車地點 | 大連 | 試車時間 | 2007-05 |
天氣 | 晴 | 路面工況 | 瀝青、水泥 |
車輛提供 | 英菲尼迪 | 試車人員 | Steven |
車型 | G35 | 市場報價 | 未公布(預計45-50萬) |
編輯短評 | √:G35在尺寸上比同級競爭對手有優勢,而在動力上也不甘示弱。 | ||
×:相對來說底盤調教的更偏重于舒適,對整個操控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
[前言]第一眼看到2007款G35,會不由自主地想起日產FUGA,尤其是同樣“L”型的前大燈和尾燈設計,不同的是前者體型略小且整體線條更加柔和。07款英菲尼迪G35依舊定位于中級運動轎車。而從目前的情況看,G35無論是在動力、配置以及整體性價比上都有著不錯的競爭力,如果寶馬330i、雷克薩斯IS350這樣的“前輩”真的不把初來乍到的英菲尼迪G35放在眼里的話,那么他們或許就要吃大虧了。
我們這次試駕的07款車型是英菲尼迪G35的第二代產品。縱觀英菲尼迪G35的歷史,你會發現它從誕生到現在只有短短的五年時間,但在這五年中G35卻取得了非常不錯的銷售成績。目前這款產品于去年11月在全球首度亮相,在等待了近半年時間后,它終于來到中國消費者的面前。同時它也讓喜歡運動型中級轎車的消費者有了一個新的選擇。
與市面上人們熟知的此級別車型相比,英菲尼迪G35在車身的尺寸數據上有著一定的優勢,尤其是在長度和高度上,這是營造寬敞內部空間最基本的前提,當然這也多少給人一些在打錯位競爭牌的感覺。而另外還有一個指標就是軸距,2850mm軸距在此級別車中確實少有車型能出其右的。這代G35車身的結構比例與上一代大同小異,由于同樣采用了發動機前中置的布局結構(FM),發動機艙比較修長,而剛才提到的長達2850mm的軸距下,前輪被布置得非常靠前,致使前懸很短,整體感覺向前沖,符合“運動中級轎車”的身份。與此同時,G35的A柱被明顯后移,這與人們熟悉的“MM”布局可以說是完全相反的一個概念,前輪與A柱間的長度非常大,而坐進車內似乎也會由此感覺到一些來自左側A柱的壓迫感,但好在這并沒有影響到駕駛員的視線。
G35的引擎蓋與我們此番介紹的另外一款來自英菲尼迪的車型——FX同樣,擁有很強的肌肉感,而引擎蓋本身與中央散熱格柵完全分離,這樣的設計在時下也是不多見的,加之車體四周沒有我們常見的方擦條,使得整車顯得非常整潔。G35從頭到尾的線條呈現出跑車般的飽滿和順暢,車尾處后備箱蓋上端如許多運動型轎車那樣微微翹起,既美觀又實用,而G35更將它以鍍鉻飾條取代,加上兩旁碩大的雙出排氣管,這就是G35的外在,沒有A4 3.0那般中庸,也沒有WRX STI那樣的純粹,但它恰恰找到了豪華與運動的契合點,也許更多的人愿意去接受這樣的車。
坐進車內,將遙控器插在方向盤左下角的插槽內,按下發動機啟動按鈕,車子被“安靜”的打著了。我們試駕的這臺車是黑色真皮內飾,并配以紫檀木點綴,無論是手感還是觀感都屬上乘。雖然紫檀木比較華貴,但也許有人不喜歡這種略顯古板的裝飾材料,除此以外,還有一種質感同樣非常好且更顯運動的合金飾板可供選擇。這種合金飾板上帶有軋花,不同于普通金屬面板那樣單調。
G35的內飾工藝非常不錯,除了我們剛才提到的上乘用料以外,它的細節之處也可接受你的細細品味。比如許多運動型車上都有的位于方向盤后部的換檔撥片,G35上也有提供,而這個撥片是由鎂合金制成,同時還有真皮包裹,使用起來手感自然是那些塑料質地的撥片所不能比擬的。除此以外,在前排的中控臺面板上你還可以找到7英寸LCD顯示屏和指針時鐘。而電控4方向可調的方向盤也可實現與儀表板的聯動,提高了實用性和安全性。
在試駕的過程中中途換人,于是坐到了后排,對于一部“Sedan”來說它的后排乘員地位遠要高于“Coupe”。坐在后座上,感覺座椅的支撐不錯,頭部和兩個人之間的空間都有富余,腿部對于身高1.78M的筆者來說也是可以接受的。但我們依舊可以明顯的感覺到相比前排乘客,后排還是被擺放在了一個相對次要的位置,除了在前排中央扶手的后部延伸出來的一個出風口外,再也難找到什么專門為照顧后排成員舒適性而設計的功能。
說到這,英菲尼迪G35車中的音響也不得不提及,因為BOSE為G35量身打造的這套系統確實非常出色。首先它配備有10只Bose釹磁鐵揚聲器,同時還有一只270瓦8聲道定制均衡數字功放,另外還有一只額外的104瓦功放用以驅動后排衣帽架上的低音炮。放入試音碟,坐在后排的我們同樣能夠感受到寬廣的音域,極小的失真使得音樂質感十足。雖然不是專業的音響發燒友,但可以感受到播放出來的音樂確實具有很強的穿透力,使每一個座位上的成員都可以被音樂所包裹。
里里外外的看了幾遍,有一點可以肯定,這一代G35不是人們俗稱的那種為跑而生的轎車,因為它兼顧了舒適,甚至是兼顧了豪華。但你也不得不承認,G35的骨子里還是多多少少透出了運動的天賦。為何說它有天賦?我想發動機艙蓋下全新的VQ35HR以及前中置后驅的設計就足以說明問題了。VQ35HR被使用在英菲尼迪新產品上之前,許多關鍵的部件(80%)都經過了重新設計,最大馬力提升到了313匹,而最大扭矩也有358牛米。G35的這部發動機與FX35在布置上沒有多大區別,而就像剛才提到的,為了避免過重的發動機在彎道中帶來的負面影響從而達到理想的前后重量配比,發動機被放置在一個相對靠后的位置上,而前輪則盡量的靠前,也就是我們熟知的日產FM平臺。
后驅車的駕駛樂趣是公認的,G35可以在空場上輕松的作出甩尾動作,而在山道上VDC(Vehicle Dynamic Control)電子穩定系統又可以自然的介入以保證行車安全,絲毫沒有粗暴干預的跡象。而發動機與5速手自一體變速箱的配合默契,將檔把推出手動模式,好了,你的雙手可以不離開方向盤了。發動機對于手指在換檔撥片上的每一個動作都會作出非常及時的響應。
G35采用了前雙叉臂、后多連桿的懸掛方式,在全程的試駕過程中,我們可以感受到G35的底盤依舊流露出了日系車的典型風格,但相比我們之前試駕過的一些日產高性能車型,G35的底盤調教仍是偏重于舒適的,在彎道中車體的側傾可以明顯的被感覺到,如果對車不了解,還是很容易達到了你的心理極限(當然車子本身的極限遠不止如此)。而當你在多彎的山路中需要與車子頻繁交流的時候,從車輪反饋到方向盤上的信息卻比較有限。
總的來說,G35的動態表現就如同其外形一樣,雖然定義為運動中級轎車,但同樣需要兼顧部分人對于舒適性的需求,就像我們一開始所說的,作為一款四門三廂車的G35不是一臺運動機器,它有著自己的內涵。目前,據記者了解G35的預計售價將在45-50萬元區間里,這似乎達到了很大一部分愛好運動型轎車的消費者的心理預期,相信英菲尼迪G35的到來必然會在同級別轎車市場中掀起一場波瀾。
類型 | 評分 | Infiniti G35 |
外觀 | ★★★★ | G35較過去更為大氣,運動的氣質下首次蘊含出典雅。 |
內飾 | ★★★★ | G35的內飾做工和用料都屬上乘。 |
動力 | ★★★★☆ | 全新的VQ35HR發動機動力強勁。 |
操控 | ★★★★ | 前中置發動機和后輪驅動可以帶來不小的樂趣,而G35此番調教得更加偏重舒適。 |
制動 | ★★★★ | 在一路山道的試駕中,G35的制動性能令人放心。 |
工藝 | ★★★★ | G35的工藝在英菲尼迪乃至整個日產品牌中,處于一個很高的水平上。 |
平穩 | ★★★★☆ | 作為一款運動型轎車,它的高速穩定性自然不會被忽視。 |
售后 | ★★★ | 英菲尼迪初步計劃在北京、上海、深圳三地建立品牌專營店,從雷克薩斯和謳歌的情況看,英菲尼迪同樣會建立高標準的專營店。 |
實心五星每個代表1分,空心五星每個代表0.5分,每項最高為5分
- 1
福克斯 詢底價>> 9.98-16.99萬 報價 | 參數配置 | 圖片 | 論壇
- 2 捷達 7.58-11.93萬 詢底價>>
- 3 哈弗H6 9.58-15.18萬 詢底價>>
- 4 歐力威 4.79-5.59萬 詢底價>>
- 5 途觀 18.98-31.58萬 詢底價>>
- 6 朗逸 10.78-16.69萬 詢底價>>
- 7 速騰 13.18-22.58萬 詢底價>>
- 8 科魯茲 10.89-15.99萬 詢底價>>
- 9 新桑塔納 8.49-12.38萬 詢底價>>
- 10 軒逸 9.98-16.9萬 詢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