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6vcb1"><tfoot id="6vcb1"><output id="6vcb1"></output></tfoot></abbr>

<style id="6vcb1"><u id="6vcb1"><thead id="6vcb1"></thead></u></style>

<sup id="6vcb1"></sup>
  • 首頁 > 汽車評測 > 國外試駕 > 奔馳評測

    做英雄不容易!試駕梅賽德斯奔馳新S級轎車

    2005-11-04 09:25 作者: 佚名 責任編輯: kuangxuyun

      強:動力強勁,舒適性和操控性高度平衡。

      弱:COMMAND操作系統需時適應。

      全新一代S級的提升十分巨大,外形比上代更壯碩,氣派提升;內飾則是大幅度革新,新引入的COMMAND操作系統和寶馬i-Drive十分相似,使用尚算方便,車廂簡潔而有格調。主動安全是這部車的科技主題,夜視系統為世界最尖端的技術,非常值得擁有。S500的V8發動機是全新的,而S350、S600的動力提升也非常顯著。全車系都采用的空氣懸掛非常舒服,但也可以應對激烈的駕駛,甚至增加了方向盤換擋鍵,讓你可以開著它在公路上挑戰寶馬7系。當然,如果你懂得欣賞奔馳,你應該知道享受它的方法最好還是舒服自在地開,它的舒適性和車廂一系列高科技玩意,能讓你今后十年里繼續有面子。

      看到新S-Class的進化,不禁讓人概嘆一句:如今這年月,要做英雄不容易。

      提到奔馳S級轎車,中國人絕對熟悉,沒錯,大家在街上見到都管叫“大奔”的,就是奔馳S級了。國內常見的S級有兩代:前一代的W140(外形方方正正)和近一代的W220(比較圓潤秀長)。兩款“大奔”在國內都備受尊崇,但對奔馳而言它們卻不是完美的——由于每一代必須經歷7~8年的生命周期,奔馳S級的換代從來都不是簡單的一小步,它必須傳承歷史以保住深入民心的品牌性格,又要有足夠的變革來應對未來多年的世事變遷。所以為S級更新換代,絕對是汽車領域中最高難度的任務之一。

      不顧爭議

      上兩代S級的外形設計方向有很大差異,它們各有所長,但卻不能面面俱到。W140被評為過于笨重,而針對這一點來改變的W220卻又顯得氣派不足。于是設計新S級的一個最大任務就是在這種“大”和“小”之間追求一個平衡。從成果來看,奔馳做得非常成功。新S級雖然長寬高都比上代增加,但通過加大的格柵、突起的四個輪拱、立體感更豐富的車尾等細致筆觸,營造出一個大小得當的整體觀感——準確來說,我認為新S級的觀感比以碩大見稱的寶馬7系要小5%,比奔馳的旗艦邁巴赫則小10~15%——這種大小應該是最能夠滿足大多數人的心理需求的吧。不僅如此,奔馳設計師更表示他們在新S的車頭設計上刻意追求霸氣和身份感,而側面卻注重優雅和含蓄,藉此來討好不同人的喜好。

      外形的變化看來還只屬于奔馳的自身演變,但在新S級的車廂里就可以看到激烈的競爭帶來的改變。一套名為COMMAND的綜合菜單控制系統成了新S車廂的主角,它在原理上可謂和寶馬7系的i-Drive一模一樣——都是通過中央手枕位置上的一個多功能旋鈕,控制位于儀表臺中央最上方的屏幕里的菜單。由于原理如此相似,導致新S的車廂設計也和寶馬7系驚人地雷同——無可否認這是每個人看到新S車廂的第一感覺。怎樣面對這種設計上的雷同感?我覺得奔馳的答案是:不用理會,夠好就行。COMMAND系統的引入讓車廂按鈕數大大減少,中控臺的布置可以更優雅簡潔,甚至能騰出更多的儲物空間……有這么多的好處,即使背上和對手相似的“罪名”又如何?更何況車廂設計的最大原則不是面子,而是用戶實際使用的感受,在這方面新S做得十分成功,它的一些功能可以說是針對寶馬7系來設計的,例如中控臺面板上那一列整齊排開的銀色按鈕,它們可以向上下撥動來調節溫度、風量的大小,這是我所見過最簡單而又漂亮的設計。中央手枕上也有其它常用功能(如音響的收音和唱機、導航和電話、動態座椅等功能)的快捷鍵,怎樣在按鈕少的前提下讓各種被隱藏的功能更容易使用,是這種簡潔化車廂的最大難題,而最晚推出的奔馳S的表現確實勝過了寶馬、奧迪。

      把弄車廂

      至于那個COMMAND系統,有了寶馬i-Drive和奧迪MMI的經驗在前,我們對它很快便上手了。雖然奔馳強調這系統在菜單設計上非常便于使用,甚至可達到“潛意識”的直接,但以我們兩天的試車體驗來看,它還是需要你在開車前用半小時學習,再上路“實操”數個小時,才能基本摸清COMMAND菜單操作的“游戲規則”;至于要想達致廠方所說的“潛意識”境界,那就非要等你將車子買下來,在日日月月的使用中去熟習了。有可能達到嗎?有的,操作再復雜的手機經過日日夜夜的使用不是也會熟習么?何況COMMAND的菜單設計得確實較聰明,它并非寶馬i-Drive的八向式,也非奧迪MMI的左右式,而是上下和左右鋪開,用起來是比對手直觀一點。奔馳更加將中文列為了原廠設定的語言之一,我們在歐洲試駕的歐洲型號也有中文的操作菜單,身為中國用戶的優越感自然更進一步了。

      COMMAND系統帶來的副產品是位于方向盤上的小撥桿式擋桿和電動手剎按鈕,但這兩個東西在寶馬7系上已經存在了整整四年。奔馳此舉的好處是肯定不用擔心用戶有習慣問題,甚至有可能讓喜歡寶馬7系的買家“過主”。

      在COMMAND菜單里面還藏了一個好玩的東西——動態可調座椅(Dynamic multicontour seat)。奔馳已經將這種充氣座椅的功能發揮到極至了,藏在座椅各個部位的11個氣囊通過充氣和放氣,可以將兩張前座從寬大平坦的沙發形狀變成動態貼身的桶型座椅——實在太神奇了。過彎時都外側的動態充氣功能則比以前有更快的反應,每每方向盤才轉了一點微小角度,車頭尚未入彎,座椅彎外的一側就已經完成了充氣。在連續的山路上,這種座椅實在太舒服了,年輕人會覺得它爽呆了,年長者則肯定有助于腰部的保健。

      新S的整體車廂表現沒有讓人失望,它的氣氛、用料乃至眾多設施的操作仍是十分順手和高級的,如果你曾經用過S級就更會覺得熟悉自在,那位于門邊的座椅型調節按鈕、大大的黑底液晶儀表、色澤光潔亮麗而富德國科技感的桃木,這些都是上代S級的自然演變。車廂最大的改變應該是色調,上代淡灰色的淺內飾已不復見,在新S上有黑色、灰色、杏色等車廂色調,但就是最淺的搭配也比上代來得深。深色車廂給人一種更加嚴謹和結實的感覺,也是追求新S級加強莊重感的又一表現。

      一堆新詞匯

      歷代奔馳S級都給汽車工業帶來一些新詞匯,采訪新S的開發負責人時,我便準備好了紙筆去記錄他所說的新詞匯:Pre-Safe系統可以在意外發生前拉緊所有安全帶,并對座椅充氣以更好地保護乘客;革命性的Night View Asist夜視系統,不同于以往只靠紅外線來感應馬路上發熱的物體,奔馳特意研發一種專用的感光CMOS原件,能夠將整個路面的環境照亮而顯示在儀表板上;BAS PLUS是增加了主動探測功能的緊急剎車輔助,它能夠像探測前方路況可能沖出馬路的行人、車輛甚至路邊車輛突然打開的車門,然后對你的剎車動作進行必要的加力;Distronic PLUS是一個車距控制系統,和傳統的巡航定速裝置結合,可以保持前車的距離來自動加速和制動……

      奔馳在法蘭克福車展展臺上用特別的展臺演示了這一系列新科技,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BAS PLUS,它內置的雷達能夠探測到所有物體的行進趨勢和速度,也就是說不但能夠看到行人,而且可以計算他是否即將沖出馬路,先進程度可比軍用設施。也正是這個原因,導致了這個尖端的BAS PLUS和Distronic PLUS系統都暫時無緣中國市場,因為它們都用上了一種24kHz的雷達,而這在中國民用法規中還未獲得使用許可。關于缺少了裝備,奔馳公關朋友多次叮囑我們不要宣揚,怕引來抗議;但我看這明明不是奔馳的錯,真要錯,也只能說這回他們錯在太先進了。其實奔馳手里擁有但不能拿來中國的好東西又何止這些,奔馳的柴油發動機也是世界第一流的,不僅環保,還動力好,還舒適……但這也是只能怪中國自己的環境不爭氣……

      扯回正題。在一堆新詞匯中,Pre-Safe II、BAS PLUS都是在真正危急狀況下才啟用的,我還是作罷不試了;但那個Distronic系統卻讓人百試不爽。撥一下原為定速巡航的撥桿,Distronic功能就啟動了,它可以在0到200km/h之間自動和前車保持距離,當前車減速時,會跟著減速、制動甚至完全停下;當前車加速,它又會自動加速到你設定的最高速度值,同時和前車的距離還可以由你自己調整,以符合各人不同的習慣——當然它是必須有足夠反應快和效率高的制動系統才敢這么做的。在車多的高速公路和走走停停的小堵車時,Distronic可以大派用場,它確實能減輕右腳反復在油門和剎車之間移動的疲勞。但我發現它也有不足:當前車減速時,自動剎車的力度并不均勻,有一剎一放的頓挫感,舒適度遠比不上我嫻熟的右腳;而堵車時它會自動停車,但卻要你踩油門才會重新起步,這當然是個安全的設計(怕駕駛者無聊得睡著了),只是讓人覺得它自動得還不夠“爽”而已。

      坐奔馳到開奔馳

      談到奔馳S級的底盤,大家都知道它代表著舒適:“坐奔馳,開寶馬”嘛。但如今全球整個汽車市場都比以往任何時候更看重駕駛和操控,因此也給新S級帶來了新挑戰——它不但要舒適,也要有操控的實力。其實,開奔馳的人會很經常激烈駕駛嗎?不會的,奔馳廠方十分清楚這點,但他們也要讓新S級在這方面立于不敗之地——至少不能夠成為對手的話柄。于是新S全車系都用上了可調軟硬的AIRMATIC空氣懸掛,通過中控臺上的一個“C->S->M”按鈕(寶馬7系也有一個十分相似的按鈕),可以同時改變懸掛和變速箱的工作狀態。在Comfort模式下,奔馳懸掛的舒適度是無懈可擊的,上代S級已經如此,新一代就更不用說了。任何路面,任何速度,你都不會受到沖擊或者雜音的騷擾,我們評車時常說什么車的懸掛濾震有何等不足,用的其實就是眼前這個奔馳標準了。

      在Sport模式下,新S的懸掛會下調20mm,過彎更加堅挺,適合攻彎之用。它甚至增加了一個M模式,可以通過方向盤后面的按鈕來加減擋——這對奔馳來說是前所未有的設計,配上只有2.5圈的快比例轉向,在蜿蜒山路上你可以開著新S去追趕前面的寶馬7系了。只是——買奔馳的客人會這樣做嗎?設計師對我說不會,這是他們為什么將那兩個轉擋按鈕藏在了方向盤后面、讓它在平時不會被看見的原因。真正的S級車主是不需要它們的,只有我們這些買不起它的車評人們需要,所以這轉擋按鈕的真正作用只是用來堵我們的嘴而已。

      變與不變

      這次參加新S的全球媒體試車,我對奔馳選擇的路線是極其滿意的。因為這條路線基本上是在體驗生活,而不是體驗汽車。頭一天從意大利米蘭開赴瑞士小城St.Moritz,一路是風光秀麗的阿爾卑斯山彎路,第二天從瑞士返回意大利Como,則是沿途穿越湖畔和小鎮的曲折小徑。去程我開的是一輛S500L,回程分別是S350和S600L。其中S500L是配用了奔馳全新研發的V8發動機,馬力達388hp之巨,而S600L的雙渦輪增壓發動機更達517hp之譜。不過三部車的區別其實只在于爆發力,其余方面都是那樣的奔馳——風度翩翩和超級完善,性能方面,放心好了,你開任何一部S級走在路上,別人都不會來欺負你的。雖然在蜿蜒山路上開新S會有奔馳大轎車罕有的靈巧,但我更享受開著S600L悠悠穿越小鎮的體驗——兩旁歐式古舊建筑夾著車頭前端聳立的三叉星向后流逝,靜謐的車廂讓人浮想連翩——似乎時間在變,有些東西卻可以不變,例如這顆三叉星,例如開一部奔馳S級所聲明的人生階段和態度……

      接觸新S級之前,我和很多國外傳媒都覺得新車在設計上的跟風之處太明顯,有損奔馳的高大形象。但親身接觸后,發現奔馳S級的本質精神根本沒變,它在科技上仍然義無返顧地追求尖端,在技術上仍然要求只交最完美的答卷。與其說奔馳在模仿別人,不如說這只是S級發展前進的一次自我完善。只有不斷完善,才能確保自己繼續立足于歷史的長河;只有敢于去變,才能確保自己不想變的東西可以繼續不變。(撰文/攝影:顏宇鵬)

    返回分頁瀏覽>>(共計4頁)
    熱門搜索熱門IT產品
    一级a做免费大全在线观看_国产三级精品三级男人的天堂_欧美激情二区在线播放_人妻中文字幕无码中出
    <abbr id="6vcb1"><tfoot id="6vcb1"><output id="6vcb1"></output></tfoot></abbr>

    <style id="6vcb1"><u id="6vcb1"><thead id="6vcb1"></thead></u></style>

    <sup id="6vcb1"></sup>
  • 日韩国产亚洲欧美 | 亚洲综合色区中文字幕首页 |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一色屋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 日韩一本之道视频在线观看 | 中文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