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目相看 PCauto搶先測試比亞迪G6 1.5TI
[PCauto評測頻道] 大眾(包括上海大眾和一汽大眾)把TSI+DSG引入國內后,國內的消費者就像神一般膜拜這套動力總成,曾一段時間,所有搭載這套動力總成的車型都出現提車困難,甚至需要加價。就是這樣,國內就好像盛行起一股渦輪增壓熱潮一樣,越來越多廠家朝著這方面研發。目前市場上看,帶渦輪增壓的車型已不少,但實際駕駛起來的效果卻并不如其名。說實話,在試駕比亞迪G6 1.5TI前,同樣抱有這樣的心理,但卻出乎了我的意外。
車輛提供 | 廣州市錦虹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 | 圖/文 | PCauto |
車型 | 2011款 1.5TI 手動尊貴型 | 指導價 | 9.98萬元 |
銷售地址/電話 | 地址:廣州市增城新塘鎮107國道(白江村田下合作社耙嶺路段) | ||
銷售熱線:020-82678006 82695333 |
我們此次試駕的是帶渦輪增壓、缸內直噴和分層稀燃的發動機,配有6檔手動變速箱,聽到這一些列技術,我相信大家都特別亢奮。而雙離合變速箱的G6將會在明年年初到店,我們也希望能夠盡快體驗比亞迪的TI+DCT這套比亞迪的黃金組合,和網友分享這款民族的驕傲。
外觀:集百家之美整合而成
比亞迪G6的尺寸感覺有點跨界,長4860mm、寬1825mm、高1463mm,軸距2745mm的整體車身尺寸,似乎已經超越了眾多中級車的范疇,甚至有點接近中高級車型的水平。
說到比亞迪,我想大家都會想起模仿這個詞,但是我沒有在G6這款車型身上找到一些模仿的痕跡,你能說出它是模仿哪輛車嗎?反而我們從細節看到了一些端倪,比亞迪G6就像集百家之美整合而成一樣。
比亞迪G6的側面車身與前臉風格保持一致,沒有過多的修飾與表達,干練的高腰線讓整個側面整體顯得很精神。較平的車頂與粗壯的C柱使其看上去很沉穩,而位于左前翼子板上的“Turbo”標志,則顯示著它的不凡實力。
為了避免右前方的視覺盲區,比亞迪還特意在右側外后視鏡增加了一個攝像頭(這個配置除了2.0L豪華版沒有外,其它均裝配),為駕駛員提供了駕駛的保障。
16寸運動雙五輻鋁合金輪轂設計簡單,配備的佳通輪胎尺寸為205/60 R16,備胎則為15寸的鋼輪轂。
車尾上方的比亞迪LOGO,可通過手動控制將其開啟發光,發出紅光的LOGO在夜間則顯得非常奪目。相信不少喜歡個性的消費者會喜歡。
內飾:配置豐富讓人置身豪華車
內飾設計方面,比亞迪G6突出了家用、商務皆宜的特性。作為10萬左右的入門中級車,想要達到商務級別的高度還有困難,特別是1.5T動力還沒有得到市場考驗,比亞迪G6直接面向部分公私家兩用的消費群體。
方向盤造型設計比較有特點,握感較為充實,不過手感偏硬。方向盤集成多種功能按鍵,按鍵全部漢化成中文,以方便年齡較大的消費者的使用。
G6在儀表盤的設計上非常有新意,以藍色為背景,白色及淺藍色為指針、參數。而數據的展現形式也非常直觀,大量的中文大字體出現在右的顯示屏上,中間時速表大而清晰。而這樣的設計思路有點像捷豹,非常富有檔次。
在比亞迪G6車內,幾乎所有提供給駕乘使用和查看的相關信息均為中文顯示,這對國內大多數消費者來說是個福音。設計規整的中控各個按鈕整整齊齊的排列在上面,無論按鍵還是旋鈕都有著比較舒服的操控手感,阻尼適中。
另外G6在配置方面也是一個亮點,防炫目后視鏡、一鍵啟動、智能感應迎賓燈、6探頭全方位倒車雷達、右前輪盲區可視系統、6氣囊包括氣簾)、電子羅盤+海拔內后視鏡顯示、GPS語音導航等等一些列配置,都出現在比亞迪G6車上。基本上你想到的配置都會有,而你想不到的高端配置,也許都會出現在這臺車上。
空間:空間設計的靈活性媲美日系車
坐在G6的座椅上,這套真皮打孔座椅感覺質地偏軟,感覺比較舒服,但是包裹感一般。另外駕駛席提供了8向電動調整按鈕,輕而易舉地把座椅調整至最舒適的位置,而副駕駛則是手動調整。
盡管比亞迪G6的軸距達到2745mm,但是座椅比較厚而略略影響了乘坐空間。一位1.78高的體驗者坐在上面,頭部顯得比較壓抑,另外腿部同樣顯得比較局促。
比亞迪G6的設計人性化程度可以媲美日系車,儲物格相當豐富,基本不用愁沒有地方放下雜物,隨手一扔就可以找到儲物的地方。
駕控:典型舒適平穩的商務格調
先別急著點火啟動引擎,我們向來非常重視駕駛席的人機工程學設定,注意,說的不是置物空間那些人性化設計,而是方向盤、踏板、擋桿和座椅等等相互之間的人機工程學配合。簡單來說就是這些跟駕駛相關的“輸入裝置”用起來順不順手、駕駛者能否快速調整到舒服的坐姿等等。有著深厚歷史積累的大品牌當然不需要為此擔憂,但對于快速成長中的自主廠商卻是一個重要考核。
比亞迪G6在這一方面的表現沒有讓我們失望,方向盤角度、變速箱擋桿位置、油門剎車離合踏板等等相互之間的空間位置配合得當,基本上無論你之前習慣于日系車型或者是德系車型的駕駛氛圍,在G6的駕駛席上面都不需要再花時間去重新適應。不過遺憾的是,就算把電動座椅調到最低,駕駛席的坐姿依然偏高,頭部空間算不上充裕,身高180cm以上的用戶就要親身去4S店體驗一下了。
G6車廂內的新車氣味頗為刺鼻,但正式走起來之后,6前速手動變速箱的擋桿卻讓我們頓生好感。無論行程還是各個擋位的接入感都相當不俗,完全脫離自主品牌手動擋車型常見的生疏粗糙。今天試駕的編輯有福特嘉年華車主、長豐獵豹車主和本田飛度車主,大家都一致認為G6的換擋手感與離合踏板調教已經跟絕大部分日系車型無異。至于那個專為省油而設的第六擋,由于時間關系,非常遺憾未能驗證G6的油耗表現。
雖然擁有一副標準B級車的身型,自重也達到不小的1440Kg,但載有兩個發福男子加一個缺鈣青年的比亞迪G6卻顯現出非常從容的駕馭感。這臺號稱自主研發的1.5T渦輪增壓引擎的確不賴,在各種常見路況下都能交出滿意的答卷,低轉速高扭矩輸出的特性跟市面上主流的渦輪增壓車型基本一致。
動力表現相當不錯,但寬大的車身以及舒適柔軟的底盤會馬上讓你的心跳平靜下來。從比亞迪G6目標客戶群的角度出發,如此安穩舒適的駕馭感是恰如其分的,而且參考它的售價,我們都挺驚訝于G6在顛簸路況下車身所呈現出的良好整體感,這必然跟那前雙叉臂后五連桿獨立懸掛密不可分。
在繞樁環節上,G6的車身側傾正如預期中那么厲害,動態改變的速度也正如想象中油膩膩的。但起碼方向盤手感足夠充實、車身足夠安穩、輪胎足夠咬地,這些基本點比亞迪G6是交足功課的。誰還會對一臺只賣10萬塊錢但配置卻多得天花亂墜的標準B級車要求更多呢?
比亞迪G6繞樁視頻
測試:1.5T低速扭矩可圈可點
上文也提及過,比亞迪G6搭載的1.5T增壓發動機同樣擁有時下最流行的渦輪特性:低轉速高扭矩+寬廣動力平臺。在1750-3500rpm區間內都能夠輸出240Nm的最大功率,稍稍高于高爾夫1.4T的220Nm和英朗1.6T的235Nm。這當然不完全是一個數字游戲,更何況各自的車重和定位本來就不一樣。或者把問題再簡化一下吧,1.5T版本的G6在動力上并不遜色于其他2.4L排量的合資中高級車。
我們通過儀器實測到1.5T手動擋比亞迪G6的0-100km/h加速時間為10.29秒,參考最終得出的加速曲線,如果找來技術更佳的專業車手的話,開進10秒內可謂輕而易舉。
制動方面,G6的制動踏板力度略嫌生硬了,初次接觸會給人不夠線性的印象,不過花個十幾分鐘就會適應的了。205/60 R16的輪胎尺寸也只能算是合理,稱不上特別厚道。最終實測到100km/h-0制動距離為42.84米,屬于不過不失的水準。
結語:
雖然只是半天短暫的試駕,但除了工藝精度仍然有待提升這一硬傷之外,一行四五位編輯似乎都找不到比亞迪G6其他明顯的短板。而且我聽到更多是接連不斷的驚訝聲:嘩!6安全氣囊啊!座椅8向電動調節啊!座椅加熱啊!雙區空調啊!導航啊!自動防眩目后視鏡啊!感應鑰匙啊......然后就是:喲!動力很不錯耶!擋桿手感很好哦......在一臺10萬元上下的B級車身上能夠擁有以上種種,假如再告訴你它用料厚道工藝精良的話,那就真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了,估計其他洋品牌也可以收拾包袱回老家了。所以這幾乎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在聽到售價的那一刻基本上大家已經對那些固有的硬傷和那些瘋狂的配置有了心理準備,但反倒是G6的性能表現與駕控質感給了我們不小的驚喜。接下來唯一的懸念就是眾多新技術應用的可靠性到底有多高。
相關閱讀: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