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路練習少 應變力差 上海駕考難度需升高
如今,本市每月有數以萬計的新學員拿到駕駛證。而新手上路成“殺手”的交通事故,近來頻頻發生。前不久,本市一名剛拿到駕駛證的女駕駛員,駕車上路被一輛公交車搶道,慌亂中錯把油門當剎車,結果連撞8人,其中一人死亡。家住安亭鎮的老許,60歲學駕駛,本想退休后方便一些,不料領證8天后,開車進小區時,為避讓一逆向行駛的自行車,竟將坐在花壇邊的4人撞倒,其中兩位老人死亡……
據本市交通管理部門統計,僅今年7月份,駕齡在3年內的機動車駕駛員,肇事引發交通事故達316起,占事故總數近40%,造成49人死亡;其中駕齡1年內的駕駛員肇事致人死亡的總數居首,共計27人。
新駕駛員接二連三地出事故,市民們議論紛紛。一些讀者來電,提出當前駕駛培訓考試有沒有值得反思的地方?記者為此進行了采訪。
某駕駛培訓學校的幾位教練員直言不諱地告訴記者,現在的駕駛培訓課程安排,有偏重“應試”教育,輕視實際能力的問題。對訓練場內小路考試要求比較嚴格,如規定培訓時間必須滿30個自然日,進訓練場訓練的時間累計要達到30個小時。學員每次進場訓練,進門、出門都要按指紋,插學員考勤卡,且每天培訓時間不得超過3小時。小路考試的培訓項目分類較細,特別是最近有關部門又作出了更嚴格的規定,即從10月起,上海在兩所駕校新增6個駕駛考試科目,側位停車、過限寬門、走單邊橋、直角轉彎、過八字彎和坡道停車起步,11月將在全市所有駕校推廣執行。因此,教練員、學員對小路考都非常重視,掌握得也較為扎實。
相對而言,實際上路的訓練考試要求就比較松。根據現行規定,通過小路考的學員,經兩周大路訓練后就能報考大路考。由于大路考的訓練沒有按指紋、插學員考勤卡等強制規定,許多學員練習三四天,練車兩三個小時后就去參加考試。因為大路訓練考試場地地處偏遠,交通流量小,路況較好,學員們往往都能通過考試,順利拿到駕駛證。
但正是這樣一些沒有經過黑夜行車、雨天行車、高架路行車、高峰時段行車等練習的新駕駛員,他們在駕車上路后,面對擁擠的交通和復雜的路況,特別是突發狀況時,往往會手足無措,應對不當,釀成車禍。
一位教練員補充說,過去培訓駕駛員時間要比現在長,教練員不僅要花很多時間做學員的陪駕,在行駛于市區道路時,教授預防和處理各種險情的方法,還要陪學員開車走一段郊區公路,以全面增加駕駛經驗。這樣的學員,獨自上路行車比較安全。現在的路況遠比過去復雜,學員們大路訓練的時間和科目卻反而比過去減少了,這就為事故多發埋下了隱患。
一些業內人士呼吁,有關部門應該對駕駛員培訓和考試的相關規定再進行修訂。除了采取各種措施,確保學員的培訓時間,對大路培訓的時間適當延長,并增設夜間行車、高架路行車、隧道行車等內容外,還可模擬各類復雜路況,著重訓練新駕駛員的應變能力,讓新駕駛員獨立開車時更安全,以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