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出臺車險理賠"行規" 解決老大難問題
8月9日,記者從陜西省保險行業協會舉辦的“車險理賠服務行業標準及服務承諾”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省內首次制定的《車險理賠行業服務標準》(以下簡稱《標準》)及《車險理賠服務承諾》日前發布。《標準》對保險公司快速查勘、處理車損事故的具體情況進行了明確。
查勘:市區內1小時內到現場
車險理賠一直都是老大難問題,總體的情況是過程繁多、賠付率低,很難保障投保人的利益。此次出臺的《標準》規定,各保險公司應向全社會公布和開通24小時不間斷理賠電話,接到投保人報案后24小時內即與客戶聯系,在確認已收到報案信息的同時,指導客戶進行理賠工作。建立嚴格的365天24小時查勘制度,對需要查勘現場的事故,市區內保險公司人員1小時內到達現場,縣及縣級以下地區3小時內到達現場;對非省內出險的情況,在2小時內安排好代查勘事宜。做出理賠結果時,保險公司應在24小時之內向客戶發出相應的電話或書面通知。
賠付:5000元內車損 7個工作日兌現
對于理賠的時限,《標準》也進行了嚴格規定,保險公司應建立簡易案件快速理賠機制,確定簡易案件的標準,做到簡單案件小額賠款即時賠付。5000元以下車損案件,7個工作日內賠付;5000元以上的賠付案件,理賠申請材料齊全后,不需調查核實的案件,10個工作日內結案。對于事故責任和保險責任明確,事故真實的人員傷亡或重大財產損失事故,暫不能結案的,保險機構經對被保險人提交的索賠申請及相關證明材料審核后,可根據被保險人已支付的費用,在法律和條款規定范圍內先行賠付30%-50%。
對于賠付過程中,違反職業道德或借工作之便謀取私利的理賠人員,行業協會也明確了具體處罰和管理辦法。省保險協會對保險公司從業人員的不良行為劃分為三類,其中情節嚴重者,由協會負責在行業內進行通報,各公司永遠不得使用。對于保險公司不執行相關行業規定的,將在行業內進行通報,并視其情節輕重沒收1-5萬元的違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