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TA用料還扎實的車出現了
先說車身,車身作為整車的骨架,它不僅決定了汽車的形狀和尺寸,同時也承載著乘客的安全。
傳祺GS4 MAX和比亞迪宋Pro DM-i,兩車的整車高強度鋼占比均為64%,達到10萬級車身的平均水平。不過,GS4 MAX乘員艙核心骨架使用了100%的超高強度鋼,其A柱、B柱、門檻、中通道等關鍵部位還含有達到潛艇殼體用材級別的熱成型鋼,且在前防撞梁本體、吸能盒等方面均有所加寬,以增加車輛的碰撞吸能能力,強化碰撞保護,提高車身的安全性。
(傳祺GS4 MAX車身鋼架示意)
而在看得見的地方,GS4 MAX的安全性則是明顯要領先于宋Pro DM-i。
單看安全氣囊,GS4 MAX就標配了8個,比宋Pro DM-i還要多4個,是同級里最多的。其中,GS4 MAX的2個后排側氣囊更是同級鮮有配置,搭配上左右兩側的安全氣簾,以及其安全籠式車身,形成前后左右、由外到內的全方位保護。
據了解,GS4 MAX的安全氣囊均采用行業一線的供應商,如汽車安全龍頭品牌均勝、錦恒,以及一般高端頂級汽車才會用到的采埃孚品牌,其用料成本可想而知。而宋Pro DM-i的安全氣囊、安全帶,具體供應商不明,不過看到有網友拆解后發現帶有BYD標識,可能是比亞迪自研產品,若果真如此,其成本價格、質量把控可得到有效控制。
在輔助駕駛方面,GS4 MAX配備了8項L2級別的智駕功能,可以實現車道保持、交通標識識別等功能。宋Pro DM-i則是連常用的車道偏離預警、前方碰撞預警、主動剎車等功能都沒有搭載,也沒有座椅加熱、自適應遠近燈光、電動感應尾門、感應雨刷等舒適、便利性配置,相比之下,整體實用性要更弱一些。
可見,無論是看得見還是看不見的地方,傳祺GS4 MAX都非常舍得用料,并將配置拉到了極致,比亞迪宋Pro DM-i則顯得無功無過,要略遜一籌了。
看底盤,拼耐用性,十萬級油比電更適合大多數人的選擇
其次,汽車底盤系統作為整車的支撐,承載著發動機及其他關鍵部件,是確保車輛結構穩固,使汽車得以順暢行駛的核心結構。
從上述兩車底盤對比圖可看出,雖然兩車采用了相同的前麥弗遜+后多連桿式的獨立懸架結構,但GS4 MAX的擺臂明顯要更粗壯,這也是為什么GS4 MAX能在面對路面起伏時擁有更好的車身姿態。而且,為了一定程度地減輕簧下質量,GS4 MAX的擺臂還采用了打孔的設計,可以在保證強度的同時盡可能的讓車更輕,操控也更好。
其實,宋Pro DM-i是一款油改電的插混車型,動力電池被安置在底盤區域。這一布局雖提高了電機驅動效率,但有可能會影響其底盤的通過性,畢竟負重前行肯定不如輕裝上陣來得輕松。
目前兩款車經銷商起步版本報價相差6000元,其中宋Pro DM-i略高,為10.68萬元起,而GS4 MAX則僅需10.08萬元起。此外,GS4 MAX還有限時9.98萬元起的置換價格,若符合國三報廢條件,還可再領國家7000元補貼,相信價格只會更低,到手更劃算。
且從長遠來看,10萬級車型里,油車其實比電車更省錢。
具體來看,GS4 MAX的保險、維修成本比宋Pro DM-i便宜至少1000元/年,并且還沒有換電成本,更沒有續航、補能焦慮。要知道,入門款電車的電車容量多為十來度,如宋Pro DM-i入門款電池容量是12.9kWh,能支持的純電續航里程有限,頻繁地充電也容易導致電池壽命縮短,后續換電費用一般至少得上萬元,而這對于一款10萬級車來說,費用屬實是過于昂貴了。
選油還是選電,無非是能源形式的差異,看個人需求即可。但用料做工,關系到車輛是否足夠安全,是否經久耐用,希望大家在購車時還是多關注一下,買到一款真材實料,能夠長期安全使用的好車。
現在,10萬級的自主品牌汽車,水平真的非常可以,像傳祺GS4 MAX這種高價值的良心車型越來越多,“便宜”也是可以有好貨的!最后,你買車的時候會不會看用料做工呢?評論區里告訴我!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