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上海輪胎發起的雙錢橡膠沙龍在江陰市海瀾大酒店舉行,上海輪胎、輪胎工業協會、泰國華泰、美萊橡膠公司代表及數家期貨經紀公司代表參加,大家就輪胎工業的發展、原油對天然橡膠的影響、國內外膠市的供求狀況進行了充分的交流,現將相關內容做簡要整理如下。 一、輪胎工業發展狀況
2004年協會45家企業統計,輪胎產量為1.28億,同比增長18.7%,其中子午胎產量7226萬條,同比增長38.8%。在子午胎中全鋼載重子午胎1611萬條,同比增長60.18%;
輪胎出口交貨值161億元,同比增長53.39%;輪胎銷售收入540億元,同比增長30.62%,其中子午胎銷售收入307億元,同比增長65.01%;實現利潤總額23億元,同比增長68.36%。從相關數據來看,輪胎行業的擴張仍在繼續,特別是全鋼載重子午胎擴張迅猛,出口形勢仍保持旺盛增長,輪胎行業公布的利潤總額可能有水分,但整體行業狀況仍處在良性擴張的過程之中。
二、近期可能出現的政策調整
近期輪胎協會提出了關于減免斜交胎消費稅的申請,目前已經發了一個征詢意見涵,斜交胎消費稅有望從10%降至3%,但同時有可能對子午胎征3%的消費稅,如果稅率政策出現調整對輪胎行業的發展可能會產生影響,這一因素值得關注。
三、泰國天然橡膠狀況
去年12月份,泰國RSS3跌至1150,TSR20跌至1170,中國用戶在低位放量購買,特別是RSS3,但當時對標膠的購買相對謹慎,這決定了現在泰國市場兩個膠種目前的價差結構,當然泰國國內標膠價格低迷的另一個原因是泰國20號膠面臨馬來膠和印尼膠的競爭。3月份開始,印尼標膠的銷售量回升,印尼新膠逐步上市,對標膠市場形成壓力,當然支撐來自于對氣候干旱的擔憂和對中國買家補充橡膠的預期。目前泰國市場工廠爭奪原料非常激烈,二盤商收購膠源然后供應給生產商,以前工廠一直扶植二盤商,導致從2001年開始,二盤商在市場中賺足了錢,二盤商做大以后,在原料上占據了主導地位,導致工廠收購原料的成本提升。二盤商關注日本市場,價格上漲就抬高價格,日本市場價格下跌,二盤商往往不報價或者說庫存很少,這樣導致泰國膠片價格節節攀升。直接提升了泰國國內的生產成本,泰國膠商面臨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不僅面臨馬來、印尼等國際競爭對手,還要面對國內競爭對手的競爭,還有二盤商的擠壓。今年年初,工廠采購了大量的庫存,但4月初工廠庫存已經所剩無幾,所以新膠上來后對膠價的壓力不能過分夸大,今年泰國的天氣狀況好于往年,新膠上市的時間會更為準時,但新膠上市對膠價的壓力有限,泰國原料價格的高價錢可能得以維持,甚至可能出現反季節上漲的可能性。近期東南亞較為動蕩,11月26日的海嘯、泰國干旱、印尼大地震、4月3日合艾發生大爆炸,這些因素對目前泰國膠市產生一些心理的影響,但對橡膠供應的實質性影響不大。
四、對于行情的總體觀點
沙龍普遍認為原油價格很難說已經見頂,原油價格很可能居高不下,對于天然橡膠價格將形成支撐,滬膠市場目前沒有主力多頭,但滬膠市場結構相對合理,現貨漲,滬膠價格才有可能會漲,所以應更多的觀察國內現貨市場的表現。雖然近期膠市面臨新膠上市壓力,但膠價下跌空間相對有限。國內輪胎廠的采購量增加明顯,71家企業中只有15家沒有擴產計劃,隨著企業開始新一輪的采購,膠價仍有望上漲。輪胎企業的資金狀況和可能進行的消費稅改革是未來行業發展的變數,在最近要重點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