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MS是汽車輪胎壓力監視系統 “Tire Pressure Monitoring System”的英文縮寫形式,簡單說就是用在汽車行駛或停止時,對車輛輪胎的壓力和溫度進行實時監測,保證輪胎的壓力和溫度維持在標準范圍內,起到減少爆胎、毀胎的概率,降低油耗和車輛部件的損壞。
TPMS通過在每一個輪胎上安裝高靈敏度的傳感器,在行車或靜止的狀態下實時監視輪胎的壓力、溫度等數據,并通過無線方式發射到接收器,在顯示器上顯示各種數據變化或以蜂鳴等形式提醒駕車者,并在輪胎漏氣和壓力變化超過安全門限(該門限值可通過顯示器設定)時進行報警,以保障行車安全。
盡管TPMS都具有低壓報警功能,但不同品牌的TPMS擁有各自不同的功能組合。有些只能提供低壓報警;有些只有蜂鳴提示報警,沒有顯示功能;有些則包括了高低壓報警、高溫報警、快速漏氣報警、傳感器故障報警、當前輪胎狀況查詢等完備功能。
從2000年后,這個概念頻繁地出現在各種報刊雜志中,成為汽車界的關注熱點。在汽車高速行駛的過程中,輪胎故障是所有駕駛者最為擔心和最難預防的,也是突發性交通事故發生的重要原因。據統計,在中國高速公路上發生的交通事故有70%是由于爆胎引起的,而在美國這一比例則高達80%。怎樣防止爆胎已成為安全駕駛的一個重要課題。據國家橡膠輪胎質量監督中心的專家分析,保持標準的車胎氣壓行駛和及時發現車胎漏氣是防止爆胎的關鍵。而TPMS——汽車胎壓監視系統毫無疑問將是理想的工具。
在國際上,2000年由于凡世通(Firestone)輪胎的質量問題,造成了超過100人死亡和400人受傷,此事引起了業界和美國政府的高度關注,普利斯通/凡世通公司被迫于去年8月收回650萬只輪胎。據美國汽車工程師學會最近的調查,美國每年有26萬交通事故是由于輪胎氣壓低或滲漏造成的,另外,每年75%的輪胎故障是由于輪胎滲漏或充氣不足引起的。由于每年造成的經濟損失巨大,美國政府要求汽車制造商加速發展TPMS系統,以求減少輪胎事故的發生。2000年11月1日美國總統克林頓簽署批準了國會關于修改聯邦運輸法的提案,要求2003年11月以后所有的新車都需要逐步把這種系統作為標準配置,并對該提案按三年分階段實施:
第一年,從2005年9月1日開始,50%的車輛須遵守執行。
第二年,從2006年9月1日開始,90%的車輛須遵守執行。
2007年9月1日以后,所有的車輛都必須遵守執行。
在產品上,目前TPMS 主要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 Wheel-Speed Based TPMS(簡稱間接式 TPMS ),這種系統是通過汽車 ABS 系統的輪速傳感器來比較輪胎之間的轉速差別,以達到監視胎壓的目的,該類型系統的主要缺點是無法對兩個以上輪胎同時缺氣的狀況和速度超過100公里/小時的情況進行判斷,并已經逐步被淘汰。
另一種是 Pressure-Sensor Based TPMS(簡稱直接式 TPMS),這種系統是利用安裝在每一個輪胎里的壓力傳感器來直接測量輪胎的氣壓,并對各輪胎氣壓進行顯示及監視,當輪胎氣壓太低或有滲漏時,系統會自動報警,是較普遍采用的技術方式。
目前,國際上的很多汽車制造企業都把TPMS系統做為標準的配置,如:奧迪A8、A6、寶馬7系、5系、x3、奔馳S系列、C系列、大眾輝騰、途銳包括法拉利、保時捷等跑車等。
而國內大多數汽車廠家都沒有把TPMS產品做為標準配置,主要考慮到安裝成本和中國市場對汽車安全的認識環境還不成熟。但中國加入 WTO 以后,隨著國際化的要求,相信國內廠家會跟上這個步伐。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汽車越來越多地進入普通家庭,行車安全、道路交通的問題將越來越受到管理機構和駕車人的重視,中國目前已經擁有的五千多萬部汽車,這個龐大的汽車市場對安全產品的需求也將越來越迫切,在2006年,國內市場上把TPMS系統做為標配的汽車品牌已經增加很多,如:通用別克君威、榮御;奧迪新A6L;豐田新皇冠等。因此,據業內專家預測,TPMS這個繼ABS、安全氣囊之后第三大安全系統在國內也將得到迅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