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鎮:該有故事發生的地方
周莊被開發得最早,目前的商業氣息也最濃。南潯被稱為聚富之鎮,因生絲業發家的富商,財產達100萬兩白銀的稱“象”,50-100萬兩的稱“牛”,著名的南潯“四象八牛”中竟然有一家姓邵哩。西塘以長達1300米的廊棚聞名。烏鎮河巷如網,水街相依,清末年間有橋約120座,目前尚存30座。
在位于八萬人體育館五號看臺下的上海旅游集散中心,可以報團去各種周邊游。
我沒有看過《似水年華》,卻一樣的向往著烏鎮。在一個陰雨連綿的清早,我終于踏上了去烏鎮的路,而雨中游烏鎮卻是再好不過的了。
這是一座擁有千年歷史的古鎮,是著名文學家茅盾的故里。他小說中的“林家鋪子”,祖父常去飲茶的“訪盧閣”都可以在這里見到。茅盾故居是一個很普通的兩進院子,木制的房屋因年代久遠更顯得陰暗。墻壁上掛的是大文學家的生平介紹,作品手跡,不同時期的照片和曾使用過的120多個筆名。
翰林第的正廳是主人會客的地方,布置非常傳統,主人坐的交椅居中,左右兩廂各置兩把客人坐的雕花木椅。正廳是不允許女人露面的。女主人會客的地方在后廳。陳列大致相同,就是家具沒有正廳的講究。此外,導游說后廳的客椅都是沒有扶手和靠背的,所以過去的女人坐在上面都是無依無靠的。
烏鎮興起于宋代,距首都臨安只有45公里,很多士大夫都在這里興建豪宅園林,可惜至今所剩無幾。但這個富庶的水鄉還是有很多因桑蠶,煙草,釀酒,和經營糟坊米坊而發跡的大戶人家。于是,也留下了不少有錢人使用的奢侈品。
鎮上的江南百床館收藏有一張共四進的“千工床”,一進脫鞋,二進脫衣,三進置首飾細軟及馬桶,四進才是真正的床。一張床包括了整個主臥和主衛的功能。過去一個木匠一天的工作量稱一工,由此可見其精工細作之耗時。
導游還在逐個講解第一個景點修真觀里的神仙時,我就擅自離開了大隊人馬。其實烏鎮不大,比較漂亮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兩條街:一條緊鄰河塘,可以欣賞枕河而建的民居和水閣;另一條是茅盾故居,立志書院,藍印花布作坊等景點聚集的東柵。若想知道某個地方的詳情,反正會遇到絡繹不絕旅游團,站在旁邊聽聽就好了。
一路走來,間或從民居敞開的大門望進去,暗舊的屋內雜亂擺放著簡單的家具,一條半大的黃狗繞過倚靠在木門上的竹椅,踱著四方步上了街。透過通向里屋的門,看見四方桌旁圍坐的正在打麻將的老人。
今天在一本書里看到使人發呆的古鎮需要具備的四個條件:第一要古老,才有歷史感;第二要悠長,容易致呆;第三周圍環境要不太熟悉,聯想不會俗套;第四岔路要多,隨時準備迷路。再有,就是不會咬人的狗。這些,烏鎮都有了,也就難怪我會發呆。
烏鎮的石板路,黑瓦白墻的老屋,木柵門,縱橫交錯的河塘,千姿百態的石橋,還有灰白色天空中飄下的霏霏細雨,都讓人覺得時間應該倒退100年,好在似水的年華,用閑靜的心情,不急不緩地走在這該有故事發生的地方。
江南好
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烏鎮的雨好像故意難為我似的,在我拖著行李過八條車道的十字路口去桐鄉長途站轉車時下得最大,到了杭州也停了。
雨后留下的是陰陰舊舊的天空,和霧氣下的西湖。朋友形容起杭州時,用了悶騷二字,我覺得再貼切不過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