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準時到達黃山站,背好行李,我和朋友下了火車。自助旅游是一種時尚的旅游方式,可以表述為:以“張揚個性、親近自然、放松身心”為目標…… 黃山旅游諺語有:不到文珠院(即玉屏樓),不見黃山面;不到天都峰,白跑一場空;不到光明頂,不見黃山景;不到獅子峰,不見黃山蹤;不到始信峰,不見黃山松。這些地方都是我們必游的目標。·玲玲文謝軍攝·
湯口鎮位于黃山腳下,是一個交通樞紐,不管你乘坐火車、汽車,要想進山都必須經過此地,湯口鎮有飯館、超市、商店,當然最多的還是旅館,我們在一家旅社安頓好后,帶上水和吃的東西,開始一天的行程。
整個黃山分為東海、西海、北海以及天海,除東海之外都是要爬山才能到達的,因為剛剛下火車,我們打算先休整一下,于是決定先到東海,東海有著名的臥虎藏龍拍攝地翡翠谷,以及鼎鼎有名的九龍瀑,我們包了一輛車,本來打算就去情人谷———翡翠谷的,可是一路上禁不住司機的反復勸說,先到了一個叫做鳳凰源的地方。當天晚上,我們在湯口吃了黃山最著名的筍衣燒肉,味道很好,以至后來的幾天,我們不厭其煩地反復吃這道菜。
第二天清晨,我被樓道里的吵鬧聲叫醒:5:30分。我和朋友背上頭天收拾好的行李準備登山。面包車把我們帶到慈光閣,前山入口處。我們欣喜若狂的拿出地圖,的確有這個景點,可是按地圖上的標記,從容亭本應就在慈光閣附近,為什么我們還是走了將近半個小時,而且已經累得氣喘吁吁了?這個時候,終于知道等著我們的路途還很漫長。一路的上坡,偶爾能看見路邊小松鼠飛快的跑過,還有就是昨天上山,今晨從山上一路小跑下來的游客,羨慕極了!過了一會兒,前方出現了一個小橋,這就是傳說中的立馬橋啦!接下來就是半山寺和金雞叫天門,半山寺,顧名思義,就是爬山到了一半的標志,可事實卻不是這樣,這里距離我們的目的地玉屏樓還有將近三分之二的路程,我們又像被潑了一盆冷水,不過一路上的打擊已經很多,也就算不了什么了。半山寺有個平臺,挑山工們指給我們遠在天邊的天都峰,還是飽了我們的眼福。
走走停停,中午時分,我們按原計劃到達了玉屏樓,玉屏樓是前山上山的索道終點站,四顧奇峰錯列,眾壑縱橫,真黃山絕勝處也。”峰前有巨石如平臺,左有青獅石、迎客松,右有白象石、送客松、立雪臺等等。不過曾經聽說,真正的迎客松早在數年前就枯死掉了,現在這棵只是復制品,真品也罷贗品也罷,來到黃山,不管怎樣還是要和迎客松合影的。
蓮花峰海拔1864米,是黃山第一高峰,山峰峻峭高聳,氣勢雄偉,主峰突出,小峰簇擁,宛如初綻的蓮花隱藏在白云中,如夢如幻,所以起名蓮花峰。據導游介紹,萬里晴空的時候,可東望天目山,西望廬山,北望九華山和長江。那天因為剛剛下過雨,雨后初晴,風起云涌,峽谷如同一條吞云吐霧的巨龍,一團團、一簇簇的云朵如波濤翻滾、濁浪排空般涌來,除了沒有震耳欲聾的海嘯聲,其景象就像錢塘觀潮一樣壯闊,令人震撼。云海千變萬化,薄幕流云籠罩的峰、石、松若隱若現,一動一靜,形成了變幻莫測的迷人景象,一陣微風吹過,煙霧飄來,如同踩在云中一般,令人心曠神怡。蓮花峰上還有一奇觀,就是絕頂四周的鐵索上掛滿了各式各樣的鎖,它是年輕的情侶或夫婦攜手扣上的連心鎖,以示永結同心。當然也有平安鎖。我和朋友一人掛了一把平安鎖,當我把鑰匙拋下懸崖的時候,在心中默念:愿我所有的親戚朋友平安幸福。
我們從西海大峽谷繞到北海,路途辛苦,但是風景絕佳。首先是白云景區,白云景區位于北海景區西海群峰中,面積16.5平方公里。它東起海心亭,西至排云亭,經祥云橋,步仙橋及附近的谷口,穿過西海主谷,跨過著名景點“武松打虎”和“文王拉車”之間的支谷,可到松林峰,整個景區長3200米,是黃山的精華。
最后一日,我們從白鵝嶺索道下山,只需要8分鐘。8分鐘后我們就出了后山大門,回首遙望黃山,回望走過的路,不禁感慨萬千。古往今來,多少文人騷客被黃山的秀美景色折服,李白在《山中問答》曾寫道:“問余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桃花流水杳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好一句別有天地非人間!再見了,這片世外桃源、人間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