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帝先創造了毛里求斯,再創造了伊甸園。”(美國作家馬克·吐溫)在非洲地圖上,順著馬達加斯加的邊緣朝東移動,有一個不起眼的小點,就是被譽為“印度洋上明珠”的海島國家毛里求斯。 從上海先飛香港,轉機飛行10小時后,抵達毛里求斯(明年有望開通上海至毛里求斯的直航)。深邃的海洋,美麗的珊瑚礁,燦爛的陽光,綿延的沙灘,茂密的原始森林,正等待中國游客開始一段探索“原版伊甸園”之旅。毛里求斯沒有土著,而是五方雜處的國度,通行英語、法語和克里奧語,華人約占總人口的5%。
毛里求斯原為荒島。1505年葡萄牙人馬斯克林到達該島,取名“蝙蝠島”。1598年荷蘭人來此,以荷蘭莫里斯王子的名字命名為“毛里求斯”。統治100年后離去,1715年被法國占領。1810年英軍戰敗法國后占領該島。1814年成為英國殖民地。
此后從美洲、非洲、印度移入大批奴隸、囚犯和自由民到此從事墾殖。1961年7月英國被迫同意毛里求斯實行“內部自治”。1968年3月12日宣布獨立。1992年改為共和國制,同年3月1日改稱現國名。
在圣母山紀念館俯瞰首都路易港全景,可以發現,天主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的廟堂相距咫尺。
毛里求斯的酒店都臨海而建,沿著海岸綿延很遠,每一間客房都是海景房。窗外是海水,而水下有的地方是沙子,有的地方是珊瑚,有的地方又是礁石,所以海面看上去一條一條的,好像是由幾種顏色混合而成。在屋外露天走廊上,看到的是另一種風景:近處圍著椰子樹和棕櫚樹等熱帶植物,后面是大片的甘蔗田,遠處的高山襯托在藍天白云下。到毛里求斯,泳裝是必備之物。
在白色沙灘上,躺在蘑菇狀的草頂涼棚下的躺椅上,可以感受到陽光觸摸著肌膚的綠洲里的安詳。在酒店附近還可以玩帆板或踏撬滑行。穿上輕裝的潛水設備,就可以進行海底探索,五顏六色的魚不時掠過,色彩斑斕的珊瑚不時搖曳,幸運的話,還會看到自17世紀以來沉睡在海底的船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