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東市區并不大,但井井有條。因時間有限,我只在中央市場一帶轉了一會兒。臺東中央市場和廣州的肉菜市場幾乎一模一樣,賣菜的、賣肉的、賣雜貨的,熙熙攘攘,比肩接踵。由于近海,海鮮檔特別多。臺灣面臨太平洋,漁獲豐富。我在臺東成功漁港拍了漁市,幾十條噸位并不大的漁船靠著碼頭卸魚,捕獲的都是一米多長的大家伙,在碼頭上,把魚按不同種類分別排放,然后,市場的賣手開始現場拍賣。賣手用閩南話飛快地報著價,買手簇擁在他周圍,不停地應著價,每成交一條,工作人員就在魚頭上貼一張紙,紙上標著買主的名號。碼頭上的魚,沒用多大會兒工夫,就拍賣完了。我以為捕這么大的魚,一定要出遠海,可漁民告訴我,出海約一小時航程,就能捕到這些魚。看來資源是很豐富的。 臺東的餐館里,魚生的種類非常多,質地也非常好。在那里吃了幾餐飯,頓頓都有魚生,很是過了一把癮。
布農族的天籟之聲
臺灣的少數民族中,最大的是阿美族,約有10萬人。其次是泰雅族,約8萬人。布農族,約3萬人。達悟族,約2000多人。最小的邵族,只有280多人。
布農族主要居住在臺東一帶,以農耕為主。這是一個驍勇善戰的民族。當年抵抗日軍進占臺灣,他們作戰最勇猛。布農族以種小米(即谷子)為主。每年歡慶豐收時,他們會集中在一起唱“小米豐收歌”。這歌的旋律和歌詞都比較簡單,但他們會不斷地重復,每重復一次,就升高半個音階,一次一次地越唱越高。他們認為唱得越高,下一季的收成會越好。臺灣的
藝術家把他們的歌聲錄了音,拿去給歐洲一些音樂院校的教授聽,他們一聽,驚為天籟之聲。他們評價說,這些沒受過正規音樂訓練的農民,對半音的把握之準確達到了驚人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