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眾思壯:詮釋專業衛星導航
它是國內最早進入衛星導航定位領域的企業;它擁有25000名專業用戶;它的技術服務覆蓋國防、專業工程及民用領域;它曾贏得上千萬元來自國家發改委高新產業發展項目資金支持;通過與GARMIN、JAVAD、NAVCOM、ICOM等世界衛星導航領域知名企業的廣泛合作,它已經完成從引進、吸收到自主開發的轉變。這是郭信平和他的團隊歷經11年艱苦卓絕的發展創立的北京合眾思壯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1994年,正值GP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正式全面投入運營的第一年,當國內整個行業發展還處于一種雛形狀態時,已獲得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衛星導航專業碩士學位的郭信平在這個領域已經鉆研了8年。正是基于這8年的經驗積累和專業背景,郭信平與公司初創團隊看到了衛星定位產業的巨大發展前景,并作為國內較早進入衛星導航定位領域的企業之一,扮演起中國GPS市場開拓者和推動者的角色。
搶先機,導航產品多品種、多元化發展
這無疑是一個GPS的“發燒”集體。當記者走進合眾思壯位于北京電子科技園區的新辦公大樓的時候,感覺到GPS的文化無處不在:前臺吊頂的四星定位,以“GPS”、“北斗”、“伽利略”等衛星導航相關系統名詞命名的會議廳,假山、自行車、車頭等個性化、多元化元素組成的產品展示廳,幾乎每個細節都體現了思壯人對衛星導航定位事業的癡迷和熱愛。墻體上醒目的“成為衛星導航定位領域中世界級領先企業”的公司愿景,充滿人性化的公司文化長廊,則詮釋著這家始終圍繞衛星導航定位技術產業發展的公司的未來理念。
回憶最初的創業經歷,郭信平思路清晰,“合眾思壯成立之初,就明確了‘成為集研發、生產、工程、銷售、服務于一體的專業衛星定位技術公司’這一戰略定位,開始從兩方面入手推動公司業務發展。一方面,從高起點起步,在軍用、國防建設領域滿足高要求客戶對導航定位系統精準、苛刻的要求。另一方面,通過與多家世界衛星導航領域知名企業的廣泛合作,引進先進理念和技術,在融合發展過程中,實現從小到大、從引進到消化創新的轉變。”在這種思路下,合眾思壯先后開發了“香港回歸飛機飛行保障系統”、“五十周年國慶閱兵飛行保障系統”等部隊研發軍事訓練輔助系統,并將BD/INS組合導航系統成功應用于戰斗機導航。國防軍用領域的成功為合眾思壯此后成功轉入民用市場打下堅實的技術基礎。
包括早期的中文版GPS手持機、引進世界第一臺40通道GPS/GLONASS雙頻測量型接收機及相應的OEM產品、推出國內第一臺GPS/GLONASS/BD組合接收機、打造自主研發符合中國國情的高精度測量產品“易測”等在內,在技術的不斷創新進步中,合眾思壯的導航產品逐步呈現多品種、多元化發展格局。在將衛星導航技術成功應用于國內軍事、專業工程領域過程中,合眾思壯積累了遍布林業、農業、軍隊、國土、水利、電信等行業近25000家用戶。
依賴技術,在民用導航市場如魚得水
雖然如今已是十家分支機構、兩大研發中心、兩家合資公司的掌門人,但郭信平身上散發出的仍是源自技術出身的扎實和山東人與生俱來的質樸。在談及市場發展時,他始終強調的是“腳踏實地”,“我們的產品與服務始終實實在在地圍繞用戶需求展開,對于有過熱泡沫需求的市場,我們從不輕易進入”,郭信平說。
但就是這樣一個在市場選擇面前慎之又慎的團隊,在選擇進入民用市場時,卻表現出前所未有的果敢和沉著。2003年,合眾思壯集優勢“兵力”全面挺進以車載導航為核心市場的民用領域。當年,在歐美等發達國家,民用市場已經成為衛星導航定位產品的主要投放地,其市場容量每年都在百萬臺以上。發達國家的市場經驗表明,民用化是衛星定位產品技術發展的大勢所趨,然而國內的民用領域與之還相差甚遠。談及當年的信心之源,郭信平堅信,正是多年專業的從業背景,以及對GPS行業的深刻理解支持合眾思壯實現了這一跨越。
高新技術產業的本土化發展,往往是產品市場化過程中的瓶頸問題,如何做才能使產品更適應國內用戶需求,這是很多企業苦苦思索的難題。郭信平一語道破合眾思壯的核心競爭力,“惟有保持技術領先才能保證產品的適應性。”
硬件、軟件、地圖無疑是車載導航技術的重中之重。為了保持核心技術和核心產品的領先地位,合眾思壯在北京、上海兩地分設研發中心,同時每年投入大量資金及人力用于技術研發。對研發的重視和不斷投入,使合眾思壯擁有從底層軟硬件開發到產品應用領域以及全套解決方案設計的優勢力量:在RF射頻技術、基帶信號處理、ARM平臺開發等硬件領域具有突破性成果;全面掌握地圖數據壓縮、引擎平臺開發和基于各種應用系統的衛星導航定位系列核心算法。目前,合眾思壯在數據壓縮、存儲、無縫鏈接、大區塊等方面取得了技術積累,掌握了包括嵌入式環境下最優路徑算法技術、嵌入式環境下數據存儲和壓縮技術、嵌入式環境下圖形快速顯示與刷新技術在內的三個領先技術。
為解決技術上的無縫導航,使產品在使用層面更符合國內駕車者的習慣,合眾思壯聯手GPS世界第一品牌GARMIN,陸續推出了適應國內不同用戶需求的“任我游”系列GPS車輛導航產品。手寫輸入、經過資質認證的地圖信息、符合中國人使用習慣的漢化軟件和友好的操作界面,全面保證了產品的潮流性和適應性。2005年,在合眾思壯的力促下,GARMIN正式簽約籃球明星“姚明”,姚明的加盟無疑更好地詮釋了產品品牌內涵,同時給中國市場帶來更多機會。郭信平坦言非常喜歡“世界本無界,天下任我游”的“任我游”車載系列產品標準廣告語,他說這不僅是向消費者傳達車載導航產品的性能理念,也是對姚明無畏經歷的概括,更是對合眾思壯未來發展的激勵和概括。
資源整合,智能交通服務是發展趨勢
到2010年“十一五”末,中國年新增汽車量將達到千萬輛,這是一個令人怦然心動的數字。不僅對合眾思壯這樣的專業技術公司,更有大量從汽車音響、通訊、家電轉產過來的企業,大家所面對的是同樣的一塊市場“蛋糕”,勢必引發激烈的競爭。談及未來的車載導航市場發展,郭信平用了非常普通的“機遇”和“挑戰”兩個詞。郭信平認為,合眾思壯要思考的已不僅僅是單一產品銷售,而是長遠的、良性的可持續發展問題。為此,合眾思壯于今年9月正式入駐北京科技園區;作為中關村科技園區重要組成部分,北京科技園區已容納了365家電子骨干企業、79家三資企業入駐,而這種區位優勢正是郭信平及其團隊所看重的。同時,合眾思壯還全面導入新視覺識別系統(CI),從品牌建設層面實現全面整合。
在整合自身資源的同時,來自市場的挑戰和競爭,也使郭信平謀求與外界資源整合的心情愈加迫切,他說,“在企業的發展道路上,整合資源、強勢發展是必由之路。這其中包括:政策的扶持,有序、規范和良性的市場運作環境,技術規范化與產品標準化建立等等。”如在GPS車載導航產品市場高度成熟的日本,相關地圖是通過7家公司聯合完成并完善成熟的。POI(興趣點)的采集是一個浩大工程,需要各家公司進行數據交換、通力合作、信息共享。同樣,如果在硬件產品上能夠盡快建立標準化,統一協議格式、數據接口,建立相關的標準,則可以避免各家廠商的重復投資、重復建設。
此外,行業內合作也將是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立足前裝及后裝市場,一方面與國內外優秀的企業廣泛展開合作,融合自身的技術優勢及特點,為中國GPS車載市場提供更多品質卓越、功能多樣的車載導航產品;另一方面大力發展OEM式內嵌產品,加大開發海外市場,為汽車電子、音響設備廠商提供更加全面的解決方案”,這是郭信平對未來合眾思壯在民用市場的發展規劃。
“除了衛星導航定位外,通訊、影音、娛樂等都將走入我們的交通‘移動’生活,最終形成智能交通的綜合信息服務平臺。汽車作為交通生活的載體,不僅是充當代步工具,還將是我們休閑、辦公延續的另一‘空間’,人們將充分享受到智能化科技給我們生活帶來的便捷舒適。”展望未來的汽車發展,郭信平和他的管理團隊豪情滿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