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的管理者,才會有優秀的銷售隊伍(3)
這種情況就發生在我們身邊。
缺乏指導、培訓、激勵等正面的引導,靠簡單的控制、監督、防范措施,只能是椽木求魚,離想要的目標漸行漸遠。解決的方法,不是考慮更加嚴厲的監控,而恰恰是相反。
《論語》中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貞觀政要》第一篇中也說:“若安天下,必須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亂者。”
優秀的企業,都是因為有一個優秀的企業家;優秀的銷售隊伍,也是因為有一個優秀的管理者;柳傳志、任正非、牛根生、陳凱旋,莫不如此!
這些頂尖的企業家,需仰視才見,非常人所能企及。但身為管理者,一些基本素質卻一定要具備:
重視人,尊重人:藍月亮的老板羅秋平說過,藍月亮是在重視人才的作用,引入高素質的銷售隊伍以后,才真正的高速發展起來的。因此,藍月亮公司是日化行業里待遇最高、銷售隊伍穩定、管理嚴謹、業績優良的公司之一。無容質疑,日化行業仍然是充滿無限機會的朝陽產業,大多數企業,或者是有一些好產品,或者是品牌有一些影響力,或者依靠多年建立的渠道優勢,衣食無憂,萬事不求人,人才在這些公司過去的歷史中不曾發揮過重大作用,因此,不重視人,不尊重人是普遍的現象。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視臣如草芥,臣視君如仇寇。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誰種下仇恨他自己遭殃。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身正不怕影子歪:出于公心的批評與懲罰人們都可以接受;出于私心,或者嘴上說一套,做的另一套,會讓人從心底里不服。你的行為又會成為下屬學習的反面教材。
比較清晰的目標和策略:火車跑的快,全憑車頭帶。抗戰時駐延安的美軍觀察團的謝偉思說;:“我曾問過中國g**的朋友們,毛主席為什么能戰勝他的所有敵人,成為眾所公認的領袖。他們的答案都是一致的,歸根到底,他“高瞻遠矚”。”
信譽:如果不講信譽能帶來更大的利益,沒有人愿意講信譽,因為需要付出成本。但很明顯,不遵守合同條款,不兌現承諾的費用,不兌現承諾的提成,看似獲得了利益,實際上對未來業績的打擊非常大,未來的損失可能遠遠大于眼前所得,完全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懂得職責內的充分授權:上君盡人之智,中君盡人之力,下君盡己之能。對公司營銷政策范圍之內,銷售經理職責范圍之內的事情應當充分授權。不懂授權就會出現領導忙的天昏地轉,下屬人人無事可干的現象。
用好管理表格
幾乎每個公司都在運用表格化管理,可是為什么管理的效率還是千差萬別?
因為對表格化管理的目的和意義沒有完全理解。
1、為什么要實行表格化管理?
銷售人員對待管理表格經常有抗拒心理,有的人怕麻煩;有的人認為只要有業績,報表無所謂;有的人瞎編數字,應付差使;有的人根本不會填表;更有人認為表格根本就是多余。造成這些現象的原因,一是公司的表格設計不合理,照搬其他公司,或對上報的結果不重視;二是銷售人員本身對公司的報表理解不夠,不知道如何運用表格進行管理。
1)、表格是管理的書面表現,也是管理的工具。管理學上有一個著名的PDCA循環:
P—Plan 計劃
D—Do 執行
C—Check 檢查
A—Action 改善
有效的銷售管理,必須完整包含這幾個步驟,而銷售表格,就是PDCA管理循環的最直觀的表達。將紛繁復雜的管理工作分門別類,會讓我們的思想條理清晰,避免無序造成的時間和費用的浪費。
2)表格是行動的指南
面對一大摞復雜的各種表格,有的人抓耳撓腮,有的人長吁短嘆,有的人卻應付自如。對銷售表格的不理解,其實也是對銷售工作的不理解。各種表格及其中的欄目,其實在告訴你,這些欄目,都是你必須要做好的工作。
3)、表格是業績的體現
通過表格,可以反映每個人的業績。業績,其實只是一個結果,結果的好壞是如何得來的,返回頭又可以通過研究表格得出結論。
4)厚厚一摞表格,看似復雜,其實條理非常清楚,體現著管理的精神。就象穿衣服,當你提起衣領時,一點都不亂,當你抓的是其它地方,只能是一團亂麻。
2、表格化管理的常見問題:
如果對表格化管理的作用和意義理解不透徹,盲人摸象,在應用上就出現片面化的偏差,達不到預期的管理效果。
匯報上來的表格可能出現以下問題:
流水帳:認為表格就是用來監控銷售人員行為的,銷售人員上報的內容也全部成了出差行程表,都是表面的工作,對業績沒有任何幫助。
訴苦表:公司沒有明確的營銷策略,或者管理的效率很低時,表格反映的全部是客觀困難,產品賣不動,價格高,沒有廣告支持,費用少,質量不好等等。找理由,而不是找方法。
千篇一律:每周、每月的報表基本相似,改動一下地址而已。
自相矛盾:如果仔細分析以往的報表,可以發現周報、月報前后內容不一致,沒有邏輯關系,因為其中的內容可能就是編造的。
3、 格化管理的注意事項
表格設置要簡單務實:不能完全照抄其他公司的全套報表,要根據公司
的實際情況設計,簡潔而不繁雜,務實而不空洞。
所有上報的表格都要認真分析:沒有認真分析、批閱報表,報表化管理就完全成為一種形式主義,不會有人真正重視。
報告、總結等報表一定要反饋:不管同意不同意,滿意不滿意,有什么意見要有書面的批復,反饋給報告人。書面批復意見的作用遠遠大過電話通知。
評比出業績
小孩子在幼兒園評比得了小紅花,碰到大人就很高興的夸耀;學生考試也是評比,考試決定每個人一生的命運;從小到大評比一直伴隨著我們。奧運會是人類規模最大的評比活動,一塊金牌背后,不知蘊涵多少人的激情與夢想,汗水與心血。每個企業,其實也處于市場經濟優勝劣汰的評比中,參賽的選手,是企業的老板。
很多公司內部也有各種評比,但“好象用處不大”,問題在哪里?
評比的目的,是企業通過設置評比項目,讓大家把所設置的這些項目努力做到最好,達到企業發展的階段目標。評比結果只是前進過程中的一個路標,所有的人全力以赴奔向這個路標,到達之后經過調整,再奔向下一個路標……
評比的項目設置,要簡潔易懂,重點突出,很容易轉化為大家行動的指南。實施的過程中,要不斷給予指導與修正,不要看著等到壞結果的出現。進度要及時與大家溝通;結果要公布,讓所有的人都看到結果。
好的評比,會形成一種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給每個人長期無形的壓力,不努力就會掉隊。大家自覺自愿,為了表現個人價值,為了個人榮譽,為了獎勵而努力工作。
評比的常見問題:
馬后炮:評比的項目要提前通知,知道了遠遠不夠還要深刻理解,再轉化為行動才可以。如果事后再設立評比項目,就好象比賽結束了再宣布比賽規則一樣沒有意義。意甲聯賽每周一次,業務評比要每月一次,這樣每個人努力的結果自己會盡快感覺得到,也便于及時調整下個月的策略與計劃。半年甚至一年評比一次,就好象年度最佳運動員或年度足球先生的評選,不是憑借自身努力就可以達到的,跟絕大多數人沒有什么關系。
大而全:評比的項目如果比較多,就好象問蜈蚣走路時先邁左腳還是先邁右腳,反倒不知道應該怎么走了。評比的項目太全面,就好象每個奧運會的選手都要去參加全能比賽,平時的訓練也就沒有重點,沒有針對性了。這樣就落入為評比而評比的陷阱,跟沒有評比一樣。
無賞罰:老虎表演好了要獎勵一塊肉吃,不配合表演要挨鞭子。評比的結果,要與獎勵、晉升等因素緊密結合,領先者得到獎勵,這種獎勵應該是讓人感覺強烈的,不是輕描淡寫、無關痛癢,為這樣的獎勵付出努力才是值得的;落后者沒有任何獎勵或者受到處罰,不但沒有面子,還要損失實際的利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