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氣囊怎成了一顆"雷"(一)
朱西產博士
國家轎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副總工程師、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博士研究生導師,曾榮獲1999年度汽車工業青年科技人才獎。
朱西產多年從事汽車被動安全性研究工作,主持開發的實車碰撞試驗系統榮獲汽車工業科技進步二等獎。
以前,安全氣囊只是高檔轎車的標志。而現在,越來越多的中檔轎車甚至經濟型轎車都把氣囊當作賣點,大加宣傳。通過配置安全氣囊,既提高了產品的安全性,又能吸引更多的消費者,當然是件一舉兩得的好事。但讓許多廠家始料不及的是,與安全氣囊有關的質量糾紛也明顯增多,且常常是消費者和廠家各執一詞、互不相讓。廠家的解釋得不到消費者的認可,消費者又沒有能力證明自己的懷疑,再加上有關氣囊的技術標準和數據都是廠家所訂,更增加了糾紛解決的難度。
有人說,許多消費者對氣囊作用的認識不夠科學,對氣囊的安全作用期望值過高。那么,安全氣囊的保護作用到底有多大?怎樣才能確定一個氣囊產品是否有質量問題?廠家宣傳上的不全面是否是造成消費者認識偏差的原因?
國家轎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副總工程師朱西產博士,長期從事汽車被動安全性研究,曾主持開發出實車碰撞試驗系統。他結合自己多年的實踐和研究經驗,就上述問題進行了系統的闡述。
安全氣囊,人們該信你多少?
◆我們見到的氣囊未爆事故,還沒有一起有足夠的證據證明是由于氣囊系統本身的質量問題造成的。
◆交通事故統計數據表明,僅使用安全氣囊,對乘員的有效保護率僅為18%。
○主持人:
隨著裝備安全氣囊的車型的增加,與氣囊有關的質量糾紛也越來越多。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狀況?
●朱西產:
目前安全氣囊在我國的裝車率還很低,我個人認為,出現質量糾紛的情況還不是很多,大部分裝有氣囊的車輛在交通事故中都正常打開,起到了很好的保護作用。但“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在一些正面碰撞防護安全氣囊無法起到保護作用的交通事故中,由于車內乘員的死亡或嚴重傷害,一傳十、十傳百,傳遍了全中國,使人們誤認為我國安全氣囊有關的質量糾紛很多。國內氣囊未開啟的事故我們也接觸了幾起,還沒有一起事故能夠有足夠的證據證明是由于氣囊系統本身的質量問題造成的。
○主持人:
在什么樣的碰撞中,氣囊無法起到保護作用?
●朱西產:
例如轎車與沒有后下部防護裝置的卡車發生的追尾碰撞事故、碰撞護欄后造成翻車事故等。在這些事故中,正面碰撞防護氣囊是無法開啟的。
○主持人:
許多糾紛是因車禍已造成人員傷害但氣囊未起爆引起的。人們對氣囊的這種認為是否正確?
●朱西產:
這要從安全氣囊產品的發展歷程談起。在美國,安全氣囊是作為被動約束系統開發的,要求安全氣囊能夠對人體的頭、頸、胸部進行全面保護,并且要保護未系安全帶的乘員。這種安全氣囊產品的明顯的特征是氣袋容積大、點火門檻值較低。歐洲在開發安全氣囊產品時,安全帶已經強制佩帶,將安全氣囊作為輔助約束系統(注:即Supplemental Restrain System)。SRS的明顯特征是氣袋的容積較小,點火門檻值較高。
○主持人:
我國是否要求氣囊產品保護未系安全帶的乘員?
●朱西產:
現在在我國裝車的安全氣囊系統,控制單元設置的點火門檻值大部分是按照SRS的設計理念設置的,而我國的安全帶佩帶率并不高。不系安全帶的乘員在一些氣囊點火門檻值以下的碰撞事故中受到了傷害,從而引發了訴訟。因此,采取措施提高我國的安全帶佩帶率,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措施。
交通事故統計數據表明:“三點式安全帶+安全氣囊”的防護效果最好,其有效保護率高達60%;僅使用安全帶的情況下,有效保護率為43%~49%;而僅使用安全氣囊,有效保護率急劇下降到18%。我引用上述統計數據就是要給消費者消除兩個誤區:第一,安全氣囊不是萬能的;第二,佩帶安全帶十分重要。
○主持人:
我們在多起氣囊糾紛中都發現,駕駛員或乘員在發生事故時未系安全帶。這與造成人員傷害是否有直接關系?
●朱西產:
隨著安全氣囊的普遍裝車使用,人們從交通事故統計數據中發現,安全帶對乘員的保護效果十分顯著。現在人們的統一認識是:必須通過強制措施提高安全帶的佩帶率;在低速碰撞中,安全氣囊的展開反而會增加意外傷害的可能性而降低保護效果;在中等或嚴重程度的碰撞事故中,安全氣囊對乘員有明顯的保護作用。
一般說來,車內乘員如果未系安全帶的話,在速度為20km/h左右的固定壁障碰撞中就會受到嚴重傷害;而系了安全帶的乘員,在30km/h的固定壁障碰撞中才會受到嚴重傷害。
我這里有一張安全氣囊保護效果的曲線圖。圖中粗線是“僅使用安全帶”時的保護效果,細線是“安全帶+安全氣囊”情況下的保護效果。從圖中可以看出,安全氣囊的保護效果主要體現在中等和嚴重程度的碰撞事故中,而在低速碰撞區域,安全氣囊反而有副作用。
○主持人:
安全帶也是重要的安全件,但為什么卻很少聽說消費者系了安全帶仍然受傷后找廠家打官司的事?
●朱西產:
安全氣囊價格高、人們對氣囊安全防護的期望值也高,可能是氣囊訴訟較多的另一個原因。安全帶的價格很低,而氣囊作為選裝件使車價提高了很多。一旦有人在事故中因沒有系安全帶被撞得頭破血流而氣囊沒有展開,用戶會覺得自己花了很多錢卻沒有買來安全,對氣囊的滿腔的期望化做憤怒,一氣之下難免將廠家告上法庭。這恰恰反映出,我國公眾對安全帶和安全氣囊碰撞防護效果在認識上存在誤區,交通安全知識的普及在我國機動化程度迅速上升的今天顯得十分迫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