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汽車尤其是家用轎車產銷兩旺,1—4月份全國工生產汽車145萬輛,銷售汽車136萬輛,都比去年大幅度增長。在日前召開的北京經濟論壇上有部分專家學者提出:北京應該做大做強汽車產業,使其成為提高北京國民經濟的支柱型產業。
北京汽車工業作為全市發展較早的產業之一,歷史上曾經輝煌過,為北京的經濟發展做出了貢獻,但是在90年代末期,北京的汽車工業始終低迷不振,究其原因北京現代汽車有限公司董事長徐和怡先生說:“北京汽車工業布局散,規模小,管理層次過于多最后是的打亂仗。”
2000年北京汽車控股公司成立,加強了戰略管理和資本運營,并且抓住了加入世貿組織、北京伸辦奧運成功等機遇,提出了三年大變樣的目標,是北京的汽車工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北京汽車工業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安慶恒先生說:“我們在國務院和北京市的支持下確定了建設一個基地,依托兩個伙伴,培育三大伙伴,共享四項資源的戰略。按照這樣的戰略我們的發展方向更加明確,發展速度更快,到年底產銷量突破三十萬,銷售收入超過300億已成定局,所以北京汽車工業發展將躍上一個新的高度。在北京汽車工業已經取得了一些較好態勢的前提下,我們把做大總量作為下一步的重點,而且把做大總量定位于發揮整體優勢,增強整體實力上,我們要通過整合和集中北京汽車的整體資源,把北京汽車總量做大。目前在全國汽車工業中的排名無論是銷售額還是產銷數量均排名第五,增長速度連續10個月排名第一。為了激勵大家加快發展北京工業的步伐,我們曾在年初實現三年大變樣的基礎上,提出在2005年實現三年騰飛的目標,爭取在2005年實現產銷汽車50 萬輛,銷售收入500億,現在看來非常有可能明年就實現這一目標。我們的總量會繼續做大真正朝著支柱產業邁進。”
真正想使北京汽車產業成為支柱產業僅僅擴大汽車產量是不夠的,從汽車產業發展的本身規律來看需要發展一條完整的產業鏈條,使資源充分整合。這條產業鏈條充分涵概了制造,營銷,維修,金融服務,環保,能源,交通等相關領域。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曹和平先生認為,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北京的汽車產業不能停留在制造業基礎上“從今天開始就要搶研發,你的國產綠是非常快,但不是研發國產率,是和別人去配合。有車間無市場的命運是非常悲哀的。如果北京的汽車工業要發展,我建議有車間有市場有貿易中心有自主權利。” 北京現代汽車有限公司董事長徐和怡先生也認為,當前汽車產業應該抓好產業鏈條的協調發展:“整車也起來了不是我們最終的目的,我們最終的目的是通過整車企業的發展把整個汽車產業的鏈條整體協調的帶動起來。同時要在政府的宏觀調控下健康快速的發展。”為了促進汽車工業健康發展,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正在抓緊制定汽車產業發展政策,這一政策渴望近期出臺。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說,汽車產業政策的目標是為了適應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國內外汽車產業發展的新形式,推動汽車產業調整和重組,擴大企業規模效益,提高市場集中度,避免散、亂、低水平重復建設。即將出臺的汽車產業政策將會激勵汽車生產企業提高研發能力和技術創新能力,積極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實施品牌經營戰略,健全汽車產業法制化管理體系,促進汽車產業和關聯產業及社會環境協調發展。汽車產業政策出臺以后,國家有關部門的法制化管理將會進一步的加強,依賴散件組裝方式生產汽車將會受到限制,進口散件裝車構成整車特征要按整車納稅。新建汽車生產企業的標準將要提高,對汽車生產企業技術開發能力和營銷服務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對企業新產品技術來源要進行相應的審查,鼓勵企業技術進步,節能降耗并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針對即將出臺的汽車產業發展政策,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曹和平先生提出他的建議:“我覺得北京市政府應該看到,應該重點支持研發基地,支持自己的汽車制造業,使得中國的品牌早日能夠從現代車場里面生產出來。我們現在設計和研發是在韓國,在一個比延邊市兩倍還小的地區而不是在北京。全中國9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上某種意義上的一個中心,我覺得遺憾。因為北京的海淀區相當于美國的波士頓地區,它是一個研發中心,按道理來說,世界上北京是最應該出汽車品牌的地方,可是現在看來北京的現代、北京汽車業和北大、清華和中國科學沒有聯系。我覺得沒有8—10個汽車研究中心,現代別想在世界上沖到前面去。”
北京汽車產業目前正在面臨著全新的國際國內形勢。從國際形勢來看,經濟全球化和貿易投資自由化的加速發展使得全球汽車產業也更加緊密的聯系在一起,產業分工體系更細,范圍更廣,程度更深,跨國汽車集團之間的強強聯合和大范圍的重組極大的改變了全球汽車產業的競爭格局。從國內的形勢來看,汽車跨國集團紛紛將中國作為其21世紀全球競爭戰略的橋頭堡,而中國又正在進行汽車大規模的消費和大規模生產的起步階段。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為中國汽車產業與全球汽車產業的進一步融合與互動提供了良好的貿易與投資條件。中國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使得轎車進入家庭的步伐也正在大大的加快,國內的一些經濟中心城市的居民轎車銷售正在以20%—30%的水平甚至更高的速度增長,國內汽車企業正在積極的參與全球汽車產業分工并且與國內外汽車公司進行深層次的合作。
北京汽車產業對于國民經濟的帶動,對于北京城市化的推動與北京社會生活方面的促進作用現在正在日益凸現,因此我們有理由對北京汽車產業的發展前景保持樂觀的態度。相信在不斷完善產業鏈條的基礎上北京汽車工業勢必會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