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會長萬季飛宣布2004年北京國際汽車展覽會將于6月9日至16日舉行。原北京國際汽車工業(yè)展覽會的主、承辦單位持續(xù)數(shù)月的分家風波,最終以重新聯(lián)合的方式平息下來,然而面臨的問題并未盡數(shù)解決,仍存在三大隱患。
此次風波的表面起因是主、承辦單位對辦展地點選擇意見有分歧,難以統(tǒng)一,其實分歧的焦點是車展主導權問題。其中,國展一方掌握北京眼下仍是最成熟的、供不應求的大型展館,另一方則掌握著國際大牌整車廠的參展商資源。此次北京國際車展公布出來的正式名稱實際上兼顧了分歧雙方各自的意見,英文名稱仍繼續(xù)沿用“Auto China”,中文名稱則從原“北京國際汽車工業(yè)展覽會”當中,去除了“工業(yè)”二字。實際上,在雙方再度握手之后,北京國際車展仍然存在著不少隱患。
--展位分配難度大。雖然此次車展將農展館的4萬平方米展場列為分場館,但只能安排商用車展出。而國展最多只能容納8萬平方米展出面積,現(xiàn)有場館中又僅有8號館便于使用。此外,還有一件不僅僅是北京車展面對的難題,那就是北京新建的大型展覽場館遲遲不見明確的消息。即便2004年車展能夠通過啟用農展館的方式應付過去,再下一屆的2006年恐怕將是勉為其難。
--降租承諾怎樣兌現(xiàn)?國際展位的租金水平也將引人關注。承辦方稱,本次車展此類租金的總體價格水平將下降20%。由于實行中外價格雙軌制,國際場館的租金歷來是車展主要利潤來源。由于雙方在分手后都曾宣布將大幅降低國際展商的租金水平,現(xiàn)在這種承諾將兌現(xiàn)到何種程度?
--稱謂隸屬權不清。紛爭之時暴露出的關于車展的知識產權問題,也應該在未來合作中給予明確界定。此前北京國際汽車工業(yè)展覽會以及“Auto China”并沒有注冊商標,稱謂的隸屬權不清也有可能再次成為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