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政策和市場環境的變化,使得2005年以來10萬元以下經濟型轎車格外“吃香”。但國內經濟型轎車市場熱中有冷,絕非人們想像的那樣“到處鶯歌燕舞”,“前途一片光明”。
經濟型轎車是指排量0.8~1.6升、售價3萬~10萬元的小轎車。
中國正在步入小康時代,
作為代步工具的經濟型轎車對于普通百姓的出行無疑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受到市場各方的關注也就順理成章。
2005年1~6月份,國內經濟型轎車產量為468165輛,比去年同期的420052輛同比增長11.45%。國內經濟型轎車銷售量為478119輛,比去年同期的416626輛增長14.76%。雖說經濟型轎車今年上半年產銷增幅與國內轎車市場基本同步,但巨大的市場容量和發展潛力卻毋庸置疑。經濟型轎車在國內轎車市場的地位日益突出,得家用經濟型轎車市場者得國內轎車“天下”,已逐漸成為市場各方的共識。到2005年6月末,國內經濟型轎車產量已經占到全國轎車產量的36.82%,國內經濟型轎車銷售量已經占到全國轎車產量的36.57%。
2005年上半年,低端經濟型轎車異軍突起,產銷增長率雙雙超過40%。這得益于政策基本面的“頻頻利好”。6月28日新華社電文稱:隨著我國加快建設節約型社會的步伐,小排量汽車在地方受歧視的僵局有望被打破,小排量汽車將迎來春天!
目前國內中端經濟型轎車市場以合資品牌為主,約占市場80%的市場份額,引進技術品牌占10%左右的份額,自主品牌占10%的市場份額。今年以來,中端經濟型轎車市場滑坡嚴重,在國內經濟型轎車市場占有率下降高達13個百分點,產銷量同比降低25%左右,直接拖累了國內經濟型轎車的發展。
國內高端經濟型轎車市場全部為知名合資品牌,參與競爭的也都是國內久負盛名的合資公司——上海大眾、廣州本田和天津一汽豐田。
今年國內高端經濟型轎車市場最大的變化是原來上海大眾Polo、廣州本田飛度和天津一汽豐田威馳三足鼎立的舊格局被無情地打破,演變成為廣州本田飛度一枝獨秀的新格局。上半年,飛度經濟型轎車產量為44253輛,同比增長57.88%,銷售43622輛,同比增長59.22%,占據了利潤相對豐厚的高端市場近60%的份額。兩廂飛度的暢銷,無形中扮演著三廂轎車情結“終結者殺手”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