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否出于巧合,過去的一周由于接連發生了兩件與汽車密切相關的大事件而顯得極不平靜。7月21日晚,人民幣匯率改革政策在熱議了數年之后,正如其監管者所言,終于“出其不意”地正式出臺了,隨之而來的是人民幣對美元升值2.1%。7月23日零時起,全國各城市的油價全線上漲,漲幅普遍達到6%,創出近期油價的新高。此番變化對今后車價的走勢和汽車消費者的信心有著較為深遠的影響。
美系車巨大利好
對于以美元結算的進口車來說,在其它因素不變的情況下,價格就立刻下降了2%。再算上關稅、其它費用等累計降低值,總車價的降幅會超過2%。若按最終銷售價比到岸價高一倍來算,現在購買同一輛車總價要少付4%。如果如國外經濟學家們的預測,未來幾年人民幣對美元升值累計達到15%以上,那美系進口汽車的價格也將隨之下降15%。
顯然,這個政策首先對美國的三大汽車公司:通用、福特、戴姆勒-克萊斯勒是最大的利好,可以預計的是美國車的進口會增加。以一輛在國內售價50萬人民幣的進口凱迪拉克來說,僅在匯率變化上,未來幾年中其降價幅度就將在1-7.5萬元人民幣。如果再考慮2006年后進口關稅再下降25%等因素,美系進口汽車的降價空間將有望在30-40%范圍內,這將極大地促進美國三大公司向中國出口汽車。
但目前并不能指望匯率波動對美系進口車價起到立桿見影的作用。據了解,通用汽車旗下的高端品牌凱迪拉克經銷商安吉名世的各款新車報價仍保持不變,何時會根據新匯率來調整價格要由生產廠商統一安排實施,估計短期內在價格上很難有突破。
國產德日系受益
從中國人民銀行宣布浮動匯率后銀行間外匯市場的即刻反應來看,人民幣對歐元和日元也有不同程度升值。7月21日,央行公布利率變動之后的30分鐘內,人民幣對日元上升了1.2%,,而對歐元則出現大幅波動,曾經一度出現升值3%,也出現了貶值0.5%。
如果未來幾個月的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對歐元和日元能表現持續的升值趨勢,那對已經投產的國產寶馬、即將投產的國產奔馳和豐田佳美也將是個利好。由于它們仍然是進口散件的SKD或CKD組裝生產方式,人民幣升值將使海外采購零部件更便宜,因此,國產寶馬、國產奔馳、國產佳美的國產成本將會大幅降低,競爭力增加,也會拿出姿態來優惠車價。這樣進口壓國產,高檔壓低檔,整體車價水平就必然降低了,接下來的就該考驗購車者的耐心了。
當然,對于占中國轎車產量80%以上的合資企業來說,盡管人民幣升值單方面會打擊他們零部件國產化的積極性,刺激他們的海外采購,但是,由于同時受到4月中國政府預先已經頒布的《整車特征征稅》政策的制約,即如果大量進口部件形成整車特征,將按整車征收關稅,因此,從全局來看,人民幣升值不會降低合資品牌的國產化率。
影響有利有弊
匯率調整可能對汽車產業構成影響的,一個是進口零部件價格,一個是進口設備價格,還有整車進口價格。目前這種小的浮動對汽車進口件影響不大,對進口車影響也不大,即便進口車價格隨匯率的變化而變化,其主要影響的也是市場的高端,多數進口車是價格超過25萬人民幣的高檔車,而我國中低端產品的價格水平已經達到國際水平,低端產品價格甚至低于國際水平,因此將不會給中國本地廠商帶來直接競爭。由于前一段時間各廠家紛紛擴大產能,產能有的已經形成,有的企業已經訂好了關鍵設備,因此匯率對產業投資的影響有限。
人民幣匯率調高,對于對外投資明顯有利,尤其是在購買外國企業方面。當年日元升值的結果使日本企業大量購買美國的企業,中國也不會只做簡單的進出口買賣,也會購買外國公司,中國汽車企業也會在國內市場承受巨大壓力的情況下走出去。
與此同時,人民幣升值對于中國汽車的出口將是一個沖擊。由于我國汽車出口車型走廉價路線受價格變化影響很大,大都集中在經濟型轎車領域,人民幣升值必然引起汽車出口價格上漲,競爭力下降。再加上隨著汽車行業關稅和非關稅保護程度的下降,國外汽車將對國內汽車市場形成一定的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