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國內家庭用戶而言,12-16萬為主的緊湊車型常常被關注度很高,不僅潛在消費群體購買意向強烈,而實際且銷售量和保養量都不錯。通常人們會認為,在這個價位段,熱點緊湊車型不僅配置上齊全而豐富,同時在動力性能、懸掛表現、舒適度和操控度以及用戶最關心的質量穩定度方面都有不錯的表現。而實際上,因為市場等種種因素的影響,細心的人們會發現,在這個大家最關注的用車級別,很多車型的表現卻不大盡如人意。特別是針對很多車型的低配版本和部分型號配置,不僅可以說得上是不夠完美,也足夠讓人們對此喪失信心和購買興趣。當然質量問題是每一款車都會可能產生的問題,如果這個問題不帶有普遍表現。那么這還稱不上是缺點,如果帶有普遍性,廠家又不能及時有效的解決,那么這也是將影響人們購買的一個主要原因。
一、讓人遺憾的大眾--速騰
參考價格:13.28萬-18.28萬
與其它同類緊湊型車相比,速騰最大的優勢是它極高的安全性,像ESP車身穩定控制系統和前排側氣囊都作為全系列車型標配,另外1.8T和2.0車型還配備了牽引力控制系統,除此之外速騰全系列車型都裝備了電子車身穩定系統ESP。高端1.8T車型甚至還將前后排頭部氣囊作為標配。除此之外,激光焊接的高強度車身,精細的鈑金工藝和內飾做工,這些都讓速騰成為同級別車中的佼佼者。緊湊的四連桿后懸架結構是PQ35平臺底盤系統最大的技術優勢,它可以有效的控制各種縱向力和側向力,達到舒適性和操控性俱佳的較完美境界。
磚家點評:盡管速騰擁有先進的PQ35平臺優勢。車身焊接以及制造還有電子技術方面先進,外觀大氣,且內飾精細度和材質度也不錯。但速騰的發動機配置卻不盡如人意。1.6L動力最大功率僅僅74KW,而2.0L動力也才達到85KW,僅僅相當于旗云之星所引進的巴西1.6L動力表現。好在大眾的1.6L和2.0L8氣門發動機在中低速以及最大扭矩實現上表現還不錯。但高速表現則讓速騰這兩款低配動力車型心有余而力不足。盡管1.8T動力采用廢氣渦輪增壓方式,表現出色,但缺少了缸內直噴以及精細的分層燃油澆注技術輔助,恐怕油耗也難以真正降低。更重要的是,初期速騰產品出現的自動變速箱滲油事件讓人們對于大眾的品質有了一些懷疑和動搖。雖然總體上速騰表現不錯,但作為熱點緊湊車,出現低級的滲油現象還是非常不應該的。不能僅憑廠商的一句膠水質量問題回答所打發,這和嚴謹的德系車風格并不相符。
參考價格:13.28萬-17.98萬
和第九代花冠相比,新卡羅拉車身寬度大幅增加,車前柱位置前移,與流線形的外形設計相得益彰,表現出前所未有的“寬而低”的態勢,既演繹出極富激情與動感的整體造型,又營造出寬敞舒適的車內空間。另外,動力傳動系統采用了全新開發的搭載雙VVT-i技術的直列4缸1.8L發動機(2ZR型),配合6擋手動變速箱,燃油經濟性的賣點在一次在世界單車型銷量冠軍卡羅拉上得到了驗證。和大氣外觀一樣,卡羅拉的內飾做工相當精細,雖然材質仍然沒有太多提升,但質地和細致度方面卻是國內自主車型所無法比例的。漂亮的儀表更是其一大賣點。在內部空間的利用上,一直是日系車型的強項。相比速騰,卡羅拉的軸距達到了2.6米,無論縱向空間還是車身寬度以及高度,卡羅拉的空間運用出色。
磚家點評:盡管卡羅拉是一款受歡迎的全球車。但其表現并不夠完美的車身焊接點,特別是車殼鐵皮仍然太過輕薄的老毛病依然固執的延續。盡管卡羅拉達到了歐洲NCAP碰撞五星標準,是一個標準的碰撞型“三好學生”。但是否能給人更大一點安全保障,比如加厚鐵皮材質?當然我們知道這不是造坦克,碰撞出色的坦克也未必先進。但VSC車身電子穩定系統還是重要的,對于卡羅拉而言,僅僅一款高配車型實現了裝配,是否實際?這也得待消費者評價。更讓大家不解的是,卡羅拉定價并不低,卻僅僅裝配了4速自動變速箱,盡管6速手動變速箱先進,但為何不給定價不算低的卡羅拉配置基本的5速自動變速箱,這點很耐人尋味。對比來看,對手德系車都實現了6速手自一體。未免卡羅拉太看重變速箱自身技術定位了,成本和技術之間是一個矛盾,估計5速甚至6速自動變速箱也將在后續卡羅拉車型上體現。
參考價格:12.08萬-16.08萬
作為一款將操控性、動力性、設計感和舒適性完美結合的前驅運動車型,福特福克斯體現了‘時尚與動感’的完美結合,上市一年多以來已經成為國內中高端車緊湊車市場的一個明星車型,深得追求個性化生活和動感駕馭體驗的年輕一代消費者的喜愛。雖然福克斯的確很不錯,不過在一些媒體的吹捧下,以及國內市場該級別車型仍不夠豐富的前提下,福克斯未免有些被神話了,這點很不好,因為并不尊重客觀事實。
磚家點評:福克斯外觀和內飾的確時尚且張揚個性,很受年輕消費者的喜愛。實際駕駛中,筆者福克斯五速手動變速箱感覺不錯,已經有了德國車那種“吸入”換檔感受。福克斯1.8L和2.0L動力功率扭矩表現都不錯,特別是大扭矩的表現,讓駕駛感受特別突出。不過盡管單缸獨立點火系統,VIS可變慣性進氣系統 ,但以運動見長的福克斯車型并不夠省油,特別是自動檔車型,雖然有手自一體配置,但僅僅4速設計,未免駕駛感受燃油經濟性大打了折扣。另外空間也是福克斯的一個軟肋,盡管其車身數據突出,但實際對比和空間利用率來看,福克斯比同級對手新寶來僅僅是稍寬一點,而比標致307則遜色許多。究其原因,車架的設計自然是關鍵所在。另外其舒適性配置也不是太多,僅僅夠用而已。內外細節做工水平也待提高。因為國內油品的不適合和pcm動力控制模塊國產化調整不太到位,較多出現福克斯發動機存在爆震現象。這也將直接影響動力壽命和工作效能。當然,福克斯也在努力調整彌補。這一點我們對于長安福特還是很有信心的。
參考價格:13.99萬-18.59萬
明銳與它的歐版原型車Octavia一樣,都采用了最新的PQ35平臺,作為平臺戰略與全球化采購的受益者,明銳將與途安共線使用設在安亭的上海大眾PQ35生產線。相比夸張的大眾新前臉,明銳的車頭設計要收斂很多,穩重的內外感覺吸引了很多中年消費者的好感。 PQ35平臺的明銳軸距在2.578米,與速騰基本一致,4.572米的車長和1.769車寬都要略高于速騰4.544的車長和1.760米的車寬。總體來看和速騰是差不多的。1.8TSI EA888型號發動機很先進。這是大眾在國內大連投產的發動機基地。因為考慮平衡南北大眾的利益,同時為國內市場的斯柯達品牌提供更好的競爭幫助,這款擁有渦輪增壓,燃油直噴技術1.8動力的確是國內目前技術最先進的發動機之一。
磚家點評:斯柯達明銳現在主要有兩款不同動力車型,1.8T和2.0動力。這兩款車型形成了明顯的對比。1.8T動力較為安靜,而提速感覺更是一流。而2.0動力車型則明顯怠速環境下都國覺到發動機的噪音明顯,這讓筆者還未試駕都已經有些不安了。另外8氣門設置和SOHC氣門機構完全說不上先進,只是夠用,所以2.0車型駕駛感覺并不暢快。對比同胞速騰車型來看,在車身隔音以及底盤技術方面,可以感受到明銳的不足和差別。另外明銳的懸掛調校偏軟,激烈駕駛,比如連續變道,急速轉向等,肯定不夠適合,雖然符合國內中年消費者的駕駛需求,但無形中卻讓年輕消費群體離之遠去。
參考價格:14.08-20.98萬
作為一款家庭用車,軒逸有著舒適的內部空間,懸掛是典型的日式風格,柔軟而又舒適,內飾方面繼承了日產的家具風格,給人以溫馨的感覺,扇貝式的座椅也有著不錯的舒適性和包裹性。另外,CVT變速箱換檔十分平順,2.0升的發動機雖沒有明顯的推背感,但提速很快。 其MR20DE發動機是日產全新研發的新一代直列4缸發動機,由全鋁合金制成,使其不僅具備充足的低速扭矩和中高速范圍的平穩加速性能,而且燃油經濟性和環保性能優越。而搭載日產新一代XTRONIC CVT無級變速器,使軒逸成為全球首款2.0L排量搭載CVT無級變速器的車型,CVT無級變速器以其零換擋沖擊、零時差加速感帶來更強烈的駕駛愉悅感,油耗表現更好。
磚家點評:軒逸的后排空間寬大舒適,但懸掛調校太軟,操控性實在不佳。整體上按照天賴縮小而成,但限于底盤車架的尺寸,尾部太過突出,不夠協調。CVT技術目前還不能夠承受大扭矩的沖擊,因為是緊湊車型,體積車重相比飛度這樣的小車,軒逸的CVT變速箱傳動鋼帶的工作強度以及壽命仍然不能足夠讓人放心。雖然舒適性配置齊全,但沒有采用電子車身穩定系統,對于緊急情況下的安全保障有一定不足。前碟后鼓的傳統設計并沒有降低軒逸的制動距離,但對于夏季較長山路陡坡道行駛而言,明顯的制動熱衰減還是可以在感受到的。1.6車型定價太高,并且采用了185以及4AT傳統變速箱的縮水配置,而放眼全系列軒逸車型,價格高性價比低的不足尤其明顯。這制約了軒逸的銷售和車型保有量發展。對比對手的連續降價進攻,固執的軒逸雖然已經開始有所價格松動,但幅度不大的降價很難點燃人們的購買興趣,這和天籟正好形成了一個明顯的對比。
結語:以上這些車型都是中高端緊湊車型。在國內汽車購買力相對偏低的情況下,它們甚至被稱為中級車型。實際上和中級車相比,無論是動力還是車身數據以及車內空間,這些中高端緊湊車仍然有較大差距。為了彌補差距,更好的填補中級車(B級車)低端市場尚不夠全面普及的劣勢。這些中高端緊湊車型采用了渦輪增壓,6速手自一體變速,CVT變速箱以及較出色操控和大氣穩重外觀來盡量吸人們的消費動向。其實以上每款車都有自己的優點,這一點筆者都盡可能指出,至于很少談到的缺點和不足,則是本文則挑選最集中最關注的重點為大家展現的。目的絕不是為了挑起什么車型之爭,甚至是感情交鋒。更不是為某些廠商吹捧或貶低其對手。汽車只是一個產品,最大可能滿足我們的快捷舒適的出行目的,至于優缺點取舍,筆者無法為大家作出判斷。只是盡可能為大家提供一些參考,當然基于篇幅和水平,也無法一一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