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檢查外觀縫隙以及車身漆面首先要檢查車身外觀,重點是車身之間的縫隙大小是否適當,以及有沒有不太均勻的地方。一般縫隙越小,則證明工藝越高。此外還得看一下車身漆面,檢查一下是否有劃痕,特別是四個角。2、查看車輛生產日期銘牌對于車輛的生產日期,同樣是越近越好,一來可以避免買到庫存車,二來其質量比頭一批要好得多。汽車生產日期銘牌的位置,不同品牌也不一樣,主要集中在汽車前風擋玻璃左、右下角,有一串代碼,第十位是生產年份代碼,還有車右門打開,B柱下方黑色牌子上。3、檢查車輛燈光是否正常車燈可以說是車輛的眼睛,因此在提車時別忘了檢查一番。可以讓銷售人員坐進車里,把遠近光車,前后霧燈、倒車燈、報警閃光燈,都打開一遍,你在外面看一眼是否都正常。4、查看儀表盤里程數一般情況下,車輛出廠后經過運輸到達店里,儀表盤顯示的里程數在10公里左右。這時候需啟動車輛,查看儀表盤上的里程數,如果感覺里程數有些離譜,那最好換車吧。5、感受下空調是否正常打開空調后,分別調到最高和最低,檢查下制冷和制熱是否正常,同時還得檢查下出風是否有異味等。6、檢查輪胎品牌以及出廠日期輪胎的好壞可是不僅關系到車輛的使用時間,還直接關系到行車安全,因此在選車時,檢查輪胎這一環節不容忽視!實際上,從從車企配備的輪胎可以看出,它們是否壓縮成本。比如,有的車配備的是比較好的米其林、普利斯通、鄧祿普,而有車配的則是一般的韓泰、錦湖。而車輛用的輪胎越好,就越劃算,如果在選車時發現車型說配備的輪胎都不同,那么優選米其林、普利斯通、鄧祿普、倍耐力、固特異等大品牌輪胎!此外,還得檢查下輪胎出廠日期,就在輪胎側面,是一個4位數字,前兩位代表第多少周,后兩位代表哪一年。還有,輪胎的胎毛更完整,也就更新,而輪胎自然是越新越好。7、檢查發動機艙發動機作為車輛的心臟,提車時自然也少不了對其檢查一番。首先打開發動機蓋,看看是否干凈整潔,如果太多泥土太過臟亂,那還是換車吧。之后再啟動車輛,聽發動機的聲音,看看運轉聲是否有節奏,以及有沒有多余的雜音。同時,用手輕觸發動機蓋,感受震動越小越好。8、觸摸內飾,檢查細節檢查完外部再來檢查下內部,坐進車內后,首先要做的是用手觸摸一下內飾的各個部位,中控上方、空調出風口、門板,有沒有什么松動、異響。9、檢查車內座椅材質檢查座椅除了得感受下乘坐舒適性外,皮質座椅還得看看有沒有劃傷,而織物座椅則得檢查有沒有污跡、異響,調整是否順暢。10、檢查車內功能是否正常建議在提車時,讓銷售指導你將車內的功能都試用一下,比如打開車窗按鍵,車窗上下升降是否暢順,帶天窗配置可以開合一下。二、交車材料一覽(如果店內幫忙上牌,發票、合格證、一般上完牌給你)1、發票:共有發票聯,報稅聯,注冊登記聯共三聯,有的店也會將最后的抵扣聯也交給客戶,一共就是四聯。這個是最重要的票據,丟了就沒法上牌照了,補辦很費勁,所以務必保管好2、車輛合格證原件:有可能有些4S店的車輛合格證被抵押在銀行,可能當時拿不到,此時需要復印件。但最好盡快取得該證。3、保險單(尤其是交強險副本):辦理保險需要發票復印件,身份證復印件,合格證復印件。保單(交強險副本)是上牌必備材料。4、工具包:車內隨車工具一般包括三角警示牌、備胎及備胎內所附的簡易工具箱。有些新手車主開一兩年的車,不知道車內有備胎和工具,就是此時不好好學習所致。5、車輛信息表:信息表為A4紙打印,右上角會有二維碼,切記不要把二維碼污染,更不能折疊。車輛信息表是和發票一并開出,如果出了問題,需要重新開發票而且會很麻煩。6、車輛一致性證書:核對銘牌上的排氣量、出廠年月、車架號、發動機號等內容,合格證上的號碼必須要與車上的發動機號、車架號一致7、車主手冊:一般有車輛使用手冊(說明書)、車輛保養及保修服務手冊兩本。說明書可幫助你快速熟悉車輛的各項操作。保養及保修手冊內一般有大保養和小保養的單據,保修期內定期保養時用得著,需要妥善保管。8、其他物件:其他物件包括備用鑰匙這樣的重要物品,也包括4S店贈送給你的各種裝飾用品等新車沒有油,記得去加油
0有用
0踩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