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遇到懂車的朋友。排放是必然的,您看看各國的環保法規以及京都協議書的要求的,以及日益嚴峻的環境現況,的確是需要的。小排量增壓與自然吸氣這是一對矛盾。小排量的渦壓的確一定程度上能實現動力與排放的組合性要求,但這必然要求更嫻熟先進的技術輸出與穩定轉化。況且,時間價值與長期優化又是這項技術的最重考核指標,光有技術的先進,不實現長遠的高效穩健及經濟的目的,小排渦壓必然又會被市場拋棄。而常規排量也未必退出歷史舞臺,熱效率,傳動率都能實現排放的減少與利用。但這項技術是很高成本的,而且突破自然規律的的創造上,現行技術上不可能實現,只能在30,40的熱效率上徘徊。其實,我們一直對柴油技術的應用上是不足夠的。歐洲各國的排放法規嚴格,但柴油機應用廣泛,像雪鐵龍的新c3,1.6的柴油機每公里成本3毛。這比雙擎更低的花費,排放又低,動力又好。這又是方向和技術追求的方向。您說,現行我們市場的實際情況,小排增壓是不是算一個比較好的選擇,起碼對消費者來說是肯定有多項選擇的空間,而小排增壓又似乎被消費者所選擇。但應理性看待增壓車必然帶來的多一環維護。
0有用
0踩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