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買車考慮保值的,基本上就不用買車了。車子是機電產品,沒有啥車是保值的,上好牌的那一刻起,它就貶值了,還保啥值?我們圈子里就有“新車落地打八折”這么一條“定律”,呵呵……,車子買來是為了用的,不是為了賣車(除非你是做二手車生意的),你需要側重考慮的是車子的適用性、可靠性、經濟性、安全性、舒適性、駕乘體驗等等這些方面的問題。在擁有車子的期間里,最大程度發揮車子的使用價值才是王道。賣車的價格,只是車子完成使用價值后的殘值罷了,只要你充分發揮了它的使用價值,那么,殘值就是凈賺的。想當年,我買的第一臺車子,其實就是為了業務需要,想要多跑些客戶,晚歸也方便些,干活干晚一點也不用擔心。當年買車也是咬牙出手的,買完車后口袋里就剩兩千多塊錢了。結果有車以后活動半徑大了很多,每天的時間利用率高了很多,收入提高很快。原本總是擔心每個月的油費、停車費、保險費、保養費、過橋過路費等等開支,結果收入的提升大大超過了預期,才半年左右的時間,買車的錢都回來了,剩下的都是凈賺。第一臺車子跑了5年,哪里還會考慮它的殘值是多少呢?作為一個工具,它都幫我賺了不止十臺車子的錢了,殘值已經不再重要了,后來送給我哥哥了,我自己又買了一臺性能更強、顏值更高、安全系數更好的車子……感觸很深吶:有車與沒車的生活,差別很大,是兩回事;至于有啥級別的車子,其實差別不大。每個人買車的出發點不同,目的不同,關鍵在于自己對購車的需求是否清晰。我有一次買車,目的就是為了做“招牌”:買回來的車子進行各種改裝,改裝費跟車價都基本持平了。提升了“B格”和性能后的車子,吸引了很多喜歡改裝的朋友。有人想直接把我的車買下,但我沒同意賣,作為模板,很多朋友試駕后,就決定參照這個模板來改裝,給店里帶來了不少生意,賺了不少錢。請問,你認為我還在乎這臺車的殘值還有多少嗎?它早就已經實現了它的使用價值,能賣多少都是凈賺的了。所以,從我個人的體會來說,買車,首先得先弄清楚自己的第一訴求,在自己經濟能力允許的前提下去滿足這個訴求。而不是舍本逐末,片面去強調車子的殘值。有另一個相反的例子:我有一朋友,公司到住所步行不超過20分鐘,為了跟上潮流,分期付款,貸款買了臺5系,平常也就周末開開,回老家長途開開,平常基本上沒啥用。一算下來,每年的保險費停車費保養費啥的,加起來兩萬多塊錢打底。三年跑下來還不到3萬公里,如果算經濟賬還真是不如租車或打的劃算呢,每個月過得緊巴巴的,所以三年后貸款還清了,第一件事情就是托我替他把車子給賣了。請問,這種情況下,殘值再高也是虧。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每年至少花了十萬塊錢“面子費”……2、你問的這個問題還真是不容易一概而論,有沒有問題這很難說,也許別人沒有問題而被你碰上,這誰能說得準呢?就拿新唐來說吧,小至螺絲扭矩大至系統總成,加起來萬把兩萬個零部件怎么也得有了吧,攤上啥事都有可能。只不過目前新品上市,尚未經過市場的長時間考研,有沒有問題還很難講,只能說是暫時還沒有發現有啥大范圍的通病。鑒于比亞迪全世界范圍內廣泛采購頂級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所提供的產品和子系統,咱們姑且相信它的品質還是可靠的吧。另外,還有整車6年15萬公里、三電系統8年15萬公里的質保承諾,只要不是設計上存在的通病,那么,個體差異導致的小毛小病,這個咱倒也不用太擔心,而且,這玩意,啥品牌啥車款都難于完全避免的,對吧。所以嘛,買車就安心用車,成天杞人憂天也不是個事。3、唐的后兩排是可以放倒的。第二排放倒后稍微有點角度,但不大,可以接受。第三排放倒后,是純平狀態。因此,鋪上個氣墊床就能當席夢思用了,呵呵……,關鍵是這車還帶電空調,開空調睡覺還不用擔心油耗和尾氣一氧化碳這種問題。希望對你有幫助
0有用
0踩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