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最早的造車新勢力的特斯拉名動天下,以豪車的姿態高調進入人們的視野。顛覆性的加速性能,顛覆性的智能化水平,顛覆性的用車體驗,深受追捧。我們必須承認,特斯拉是一家偉大的公司,生產出了高品質的產品,為電動汽車世界范圍內的崛起奠定了基礎。從2013年第四季度開始,中國大力推動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和普及。到現在已經超過了5個年頭,這5年的時間積累,讓我們對電動汽車不再陌生,對一些電動常識有所了解。比如續航里程長就需要更多電池為基礎,那么整車成本就會很高,特斯拉因為售價有空間,可以更任性的裝入75度到100度電池電量,目前自主品牌的純電動汽車僅有比亞迪和蔚來能與之接近。再比如聽起來很高大上的自動駕駛,我們知道了,特斯拉的攝像頭解決方案屬于冒進且并不靠譜。整車設計上有著蘋果一樣的創新,然而基礎造車水平不高,且新穎的設計存在不少槽點。2003年才進入造車領域的比亞迪,遵守著造車的客觀規律,從低端做起,也不可避免的背負上了低端制造的惡名。而值得注意的是,比亞迪在進入造車前是全球聞名的電池大王,在電池領域已經可以和世界頂尖高手分庭抗禮。特殊的坎坷造車經歷造就了比亞迪空前的產品、技術開發能力。工程師的出身,讓他們偏執的在汽車技術領域走得很遠很遠。特別是在電動領域,其核心技術的尖端早已走在世界前列,但和自身品牌處境并不相稱,因為提到比亞迪很難讓大家想到頂尖的技術。2015年時特斯拉炫技,通過OTA給產品升級。然而本答主的第一代比亞迪秦早在半年前就已體驗過這種空中升級,而對于公眾而言,并不知曉。這件事告訴我們從技術上說,比亞迪并不比特斯拉落后。只能說比亞迪不會特斯拉的炫技、造勢。以本答主所知,目前特斯拉優于比亞迪的是產品的集成化水平。而比亞迪優于特斯拉的是電池、電機、基礎造車技術。至于電控技術誰更強很難有定論,從電池管理角度,特斯拉必須要比比亞迪做的更復雜,考慮的因素更多。比亞迪則不需要這么麻煩。可以說從設計、包裝方面,特斯拉優勢明顯,從電動領域的深度(電池技術自有、IGBT技術自有、永磁同步電機自有、智能化的基礎平臺)和廣度(純電大巴、插混、純電、專業特種電動車型、云軌、云巴)上比亞迪更勝一籌。
0有用
0踩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