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概念是被神車大眾誤導的概念,決定加速性能的是功率和變速箱匹配。下面是網上找的的一篇掃盲文章,請參考:發動機的功率=扭矩*轉速/9550(9550這個量是計算所得,是個約等于的數字)從這個計算方法我們可以看出,在功率一定時扭矩和轉速是一個可以相互轉化的量,例如發動機轉速為2000轉/分鐘時最大扭矩為200牛·米,此時發動機的功率等于2000*200/9550≈41.8千瓦時,如果保持功率不變,把扭矩提升為400牛·米,那發動機對應的轉速約等于1000轉每分鐘。舉個例子,有一箱礦泉水一共30瓶,讓你從一樓搬到六樓,一次拿10瓶水(扭矩大),需要三個來回(轉速低),每個來回用時6分鐘一共需要十八分鐘。如果一次拿五瓶(扭矩小)需要6個來回,但因為拿的水少了,走起路來很快(轉速高),一個來回只需要3分鐘,最后用時也是十八分鐘,做功的效率是相同的,只是兩個變量不同組合造成的變化,扭矩可以變化但功率是一個定值,單純的扭矩大并不能提高效率。至于說發動機多少轉會爆發最大扭矩只會影響發動機動力輸出的特性,但決定根本性能的還是功率。而決定加速能力的是扭矩,但不是發動機輸出的扭矩,而是輪上扭矩,因為車上有一個繞不開的東西影響著輪上扭矩—變速箱。輪上扭矩和功率的關系我們還是舉例說明,本田的L15B81.5T發動機最大功率130千瓦(5500轉/分鐘),最大扭矩226牛·米(1800-5500轉/分鐘)。長城的4D20B2.0T柴油發動機最大功率為95千瓦(4000轉/分鐘),最大扭矩為315牛·米(1350-2800轉/分鐘)。按照扭矩大加速快的理論,兩個一樣的車,車重相同,A車裝有4D20B2.0T柴油發動機的車扭矩大,應該比裝有本田的L15B81.5T發動機的B車加速快的多。當車輛行走時,動力從發動機-變速箱-主減速比-車輪從而推動車輛,當1擋傳動比為4、主減速比為3、車輪半徑為2。當發動機轉速為2800轉每/分鐘時,B車的輪上扭矩為315*4*3=3780牛·米,A車為226*4*3=2721牛·米。兩車的車輪轉速約為233轉/分鐘。看似扭矩更大的B車占優勢,但不要忘了,變速箱的傳動比是可以改變的,當把1擋傳動比改變為6時A車的輪上扭矩為226*6*3=4068牛·米,因為傳動比的改變,如果還保持2800轉/分鐘的轉速,車輪轉速為約為155轉/分鐘。由于傳動比變大車輪轉速會降低,車輛的速度就會下降,但L15B81.5T發動機的功率更大,這時候轉速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它可以通過提高轉速的方式彌補車輪轉速的下降,而這種勢頭可以一直延伸至5500轉/分鐘再換入2擋,而4D20B2.0T柴油發動機由于功率低在4000轉時就不得不早早地換入了2擋,傳動比改變之后輪上扭矩則會進一步降低。總之一句話,扭矩不夠轉速湊,只要功率夠大,扭矩可以為1牛·米,因為轉速夠高,通過變速箱的減速增距足以彌補,但如果扭矩大功率低,最終做功的效率還是低,所以說,最終決定發動機性能的是功率。
0有用
0踩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