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索尼發布概念車讓人覺得不可思議,是因為大多數人認為索尼距離汽車行業很遠,似乎八竿子打不著。事實上,索尼不僅做汽車娛樂系統的供應
商(
查成交價|
參配|
優惠政策)有很長的歷史,它還是我們現在汽車動力電池的奠基人,在更久之前甚至還造過一臺試驗車。?雖然這輛試驗平臺沒能成為索尼首次涉足汽車領域的入場券,但它的出現為后續索尼在鋰電池行業的崛起奠定了基礎。? 1991年,索尼發布了一款直徑18.4mm,長度65mm的圓柱形電池,也就是現在經常被提及的18650規格圓柱電池。在當時這種小巧的電池技術能夠廣泛應用到各類電子產品當中,說它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技術成果也絕不為過。??時隔近30年,盡管21700規格的圓柱電池已經開始走向市場,但在當下的新能源汽車當中,18650規格仍然是主流產品,并終于從手機電腦等消費類電子產品領域跨界到了汽車領域。遺憾的是,此時18650的發明者已經悄然抽身,離開了一手拉動的電池行業。??從旁觀者的角度來看,索尼似乎錯過了一個成為新能源時代動力電池供應商的絕好機會。但所謂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電池生意到底好不好做其實索尼自己最清楚。面對LG和松下的瘋狂崛起,以及中國政策對中國本土電池企業的傾斜,曾經輝煌的鋰電池如今反倒是變成了一根“雞肋”。??然而,它和汽車的緣分并沒有隨著電池業務線的剝離走入陌路,輕裝上陣之后索尼反而愈發清楚的知道自己所擅長的領域,以及如何讓它們最大化的產生價值。
0有用
0踩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