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起,車間里就主要是修理汽車而不是拖拉機,但主要是老解放和東風,內部規定的是5萬公里發動機必須開缸大修,換大小瓦、活塞環、甚至活塞連桿。實際使用中,80年代的國產貨車最多3年就要大修,年年都要大修的國產貨車遍地都是。“國產車容易壞”的確是歷史事實。形成鮮明對比的是,80年代日本舊車的發動機,賣到中國來,都比國產新發動機好用,開個10年都不用大修。經過了那個年代,日本車確實是神一樣的存在。所以很多汽車專業人士和老司機對日本車近似宗教崇拜一樣的執著,這也是現在部分中國人對日本車盲目崇拜的根源。但現在中國貨車虐日本貨車跟玩兒似的,日本貨車被打壓的在中國基本絕跡。日本車當年的質量神話,與用破三八大蓋的日軍一樣,都是工業國欺負農業國的短暫神話。隨著中國工業發展,在中國汽車還在蹣跚學步時,80年日本車幾十萬公里無大修的神話就和肥皂泡一樣的被人忘記了,連早期的奇瑞出租車都大把百萬公里無大修,現在誰關心大修?很多不可思議的“神話”放歷史上看,就是滄海一粟不值一提。日本車和中國車一樣,都是山寨起家的,沒有本質區別,連美國車、韓國車也一樣。現在幾乎每個自主品牌都有了不錯的車,雖然大多與合資車有一定差距,但這差距與價格差相比真是小太多了,也就是說太對得起大家的錢。簡單說合資車以前是性能的確甩國產一大截,現在合資車性能優勢不大只是面子好,當然價錢更好。現在的車市比09年已經是翻天覆地的變化了,大家也都暢所欲言吧,我也將把看到的好的國產車,關于國產車的帖子拿來貼在回復中與大家分享。希望國產車早日像中國家電一樣做大做強。展開
0有用
0踩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