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充電技術路線主要有三種:電磁感應式、無線電波式,以及磁場共振式。其中,電磁感應式是目前發展較為普遍的一種,通過電磁線圈中產生的電流實現發送端與接收端之間的電能傳遞。無論是哪種模式,其實都是為了解決一個問題:充電便利性。而現階段更接近現實的場景是:經由公共交通網絡(公交站、交通燈)發出感應信號,只要車輛在此短暫停留,就可以實現快速充電。雖然技術各異,但最大的蛋糕并不是無線充電設備本身,而是標準。即充電系統能夠在多大程度上適配多個品牌車輛、能達到怎樣效果的標準。正如手機系統一樣,不可能一個品牌一個系統,互不兼容,那最終損失的必然是市場本身。目前市場上比較公認的標準是美國汽車工程師協會發布的無線供電汽車充電技術指南——SAE TIR J2954。大量車企參與了J2954指南的討論和制定,保證了不同系統(車上和地面的充電板)之間能夠適配使用。一旦標準形成,未來所有的無線充電汽車生產者都必須以此為指南開展設計和研發,除非你有像蘋果那樣拒絕安卓的絕對實力。
0有用
0踩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