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在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從產值上算,內資樂觀點算也只占20%,從利潤上算可能只有5%。利潤分配只是一方面,因為核心技術掌握在別人手里,而且自己沒有可以替代的解決方案,所以中國品牌是嚴重缺少話語權的。比如越來越多本土品牌都使用愛信的6AT,賣多少、什么價格都完全是愛信說了算,所以,很多中國品牌的熱銷車型,月銷量不是取決于市場訂單,而是取決于愛信的6AT排產計劃!這就是話語權。這個行業,真正有話語權的是誰?是博世,是大陸,是電裝……他們掌握著汽車領域里面的“芯片”,例如博世,行業里曾有一種說法,5年后你能買到什么樣的車,并不是由主機廠決定的,而是取決于博世。知乎上有一位工程師爆料稱,博世的一整套電控系統是模塊開發,適配于不同的整車廠,但你只要想用就必須得支付研發費用,少則幾千萬,多則上億。然后這套系統再賣給廠家,價格大概是2000多
元(
查成交價|
參配|
優惠政策)人民幣,但是它的制造成本實際上只有幾百塊錢!這就叫技術紅利,因為你根本沒有議價的余地。汽車可以具體分為以下幾個大系統,除了發動機和變速箱外,還有汽車傳動系統、行駛系統、轉向與制動系統和汽車車身、儀表、照明及附屬裝置。我們分別找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系統來看看豐田、通用、大眾、現代、本田這幾家國際一線的汽車品牌都分別和哪些零部件供應
商(
查成交價|
參配|
優惠政策)合作。
0有用
0踩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