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類型的變速箱有不同的速比,不能僅憑檔位來判斷。有些大型工程車輛前進擋有十多個,速比之差可想而知。手動變速器(MT)又稱機械變速器,是指必須用手移動變速桿(俗稱“變速桿”)來改變齒輪嚙合位置和傳動比,才能達到變速的目的。發動機的物理特性決定了變速箱的存在。首先,任何發動機都有其峰值轉速;其次,發動機的最大功率和扭矩出現在一定的轉速范圍內。不同類型的變速箱有不同的速比,不能僅憑擋位數來判斷:1。自動變速器的齒輪嚙合速比和手動擋相似,每個檔位都有對應的速比。直觀來說,擋位越多,換擋越平順,匹配速度的擋位越精細,油耗越經濟;2.例如,對于4速變速器,發動機輸入和輸出速比為:一檔2.8、二檔1.5、三檔1.0和四檔0.7,而對于6速變速器,則為:一檔4.1、二檔2.4、三檔1.5、四檔1.2、五檔0.8和六檔0.6。(一般來說,以上面的例子為例。從上面的對比可以看出,4速變速器在跨1-2-3檔時,速比分別為1.3和0.5,所以起步加速時換擋的頓挫感很明顯。為了保證車輛的動力,發動機必須長時間保持一定的轉速運轉。3.雖然6速變速器的一檔和二檔差別挺大的,但其他細分也不少。發動機轉速稍高時,可以匹配相應的檔位,頓挫低,油耗經濟,尤其是高速時。像配備8速變速箱的Q7,在車速70/h以上時可以在8檔巡航;當然,變速器的擋位越多越好。過度細化導致制造成本增加,對加工、裝配、環境要求嚴格,后續維護費用昂貴。所以普通家用車一般的6速變速器就夠了;4.自動變速器有無級變速。由于采用了液壓、電液、機械推進和模塊化控制,雖然有相應的速比,但在計算機的控制下,可以在一定的速度范圍內連續任意變速,使增速更加平穩。
0有用
0踩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