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身擦到別人車頭 私了好還是走保險好?
刮擦別人的車,主要責任在于自己的話,可以根據金額來決定是走保險或私了。比如說,兩方協商修車價格幾百元,那么私了也是可以的。但如果對方要求賠償的金額較高,這時候就可以報警或報案,讓交警定責以后,再讓保險公司進行理賠。
第一:自己全責
不得不說,如今道路上的車流比較密集,無形中增加了發生事故的概率,再加上雨雪、大霧等極端天氣的影響,部分司機開“賭氣車”、缺乏安全駕駛觀念的因素,無論是小心翼翼的新司機,還是身經百戰的老司機,都不敢擔保自己開車不會發生小剮蹭。不過,如果面對追尾、轉彎未讓直行等可以明確自身責任的事故,車主就應該勇敢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合理地解決問題。
在“自己全責”的情況下,車主首先要拿出一個負責任的態度,與對方溝通賠償事宜。與此同時,在確定了賠償的大致金額以后,車主就應該好好地考慮“私了”與“走保險”哪個更劃算的問題了。如果是“私了”,自然是一次性支出,但若是走保險,就需要考慮隱形增加的費用。
眾所周知,對于“交強險”而言,多數車型的基礎保費為950元,若連續三年未出險,每年優惠比例可遞減10%,最少優惠30%至665元。但是,上一年如若有一次出險記錄,保費就維持在950元,若有兩次及以上不涉及死亡的事故,保費會上浮至1045元。可見,二者費用之差在400元左右,用一兩百元就能私了的問題,何必讓自己多花冤枉錢呢?
開車時發生剮蹭,私了和走保險哪個更劃算?別貪小便宜吃大虧
此外,對于不少謹慎的車主而言,他們還會為自己的愛車購買商業險,而商業險的保費更多,連續多年不出險的金額與一年內多次出險的保費之差更大,多則達到數千元。因此,在報商業險的時候,車主更是需要慎重,尤其是對于多年不出險的老司機而言,需要好好地算這筆賬。
保險不同于普通商品,多數車主即使買了,肯定還是希望盡量不要用到,何況是在用了保險,第二年保費還會增加的情況下,顯然“私了”更劃算。不過,如果面對對方動則數千,甚至上萬元的賠償,“走保險”則能夠盡量降低自己的損失。
第二:對方全責
當然,如果是“自己全責”的話,車主需要權衡支出費用與保費增長,但是,如果是“對方全責”的話,車主就需要盡量保證自己權益的最大化,避免增加額外損失。
首先,面對普通的小剮小蹭,車主大可以通過“私了”的方式解決,幫助對方節省費用的同時,自己也不會有額外的損失。但是,如果事故涉及到車輛傳感器,或者造成后期用車隱患的話,車主就應該主動選擇走保險,從而進行全面的檢查維修,切不可因為幾百元的賠償導致自己吃了啞巴虧。
此外,如果自己對車輛維修的費用有十足的把握,而且與對方達成了一致的賠償金額,車主完全沒必要“認死理”,畢竟走保險、維修車輛等一系列的流程都需要時間,對于自己用車也會造成一定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