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呀,我是洋蔥圈的“老新人”馬寧。為啥是“老新人”呢?新,自然因為我是剛剛入職洋蔥圈的新員工;而老,顧名思義,我的年紀在公司里應該算是比較大的了(心疼自己一分鐘)。當然,小伙伴們也可以叫我“大肚子Martin”,沒辦法,還是遭了中年油膩的“毒手”。 好了,現在我們也算認識了,那別的不多說,我們言歸正傳。
追求更快更強 是深埋在人類基因里的本能,所在我們一直在不斷 探索 研究,來突破速度極限。飛機火箭確實很快,但不在我們討論的范圍內,因為我們是一個專業的 汽車 媒體,肯定得聊聊 汽車 能有多快。
內燃機誕生至今已經有一百多年的 歷史 ,通過工程師們不懈地努力,現在似乎遇到了發展瓶頸,潛力已經被挖掘得差不多了。那么 燒油的車能做到多快 ?量產車里布加迪算是最著名的選手了,無論以前的 威航 還是新的 Chiron , 百公里加速 都能做到驚人的 2.5秒 左右。
不過代價也是挺大的,看看它的發動機, 8.0升、四渦輪增壓、W型排列的16個缸, 結構和技術已經復雜到無以復加的地步了,而且成本更是賊拉的高,動輒 幾千萬元的售價 ,一般的富豪都無福消受。
好像對于量產車來說,這樣基本已經是天花板了, 還能更快嗎?燃油發動機很難做到了。好在還有電動機, 它為工程師們打開了新的天地。由于電動機天生的物理特性所致,想要 汽車 跑得更快,似乎也不是什么難事了。以前 百萬級甚至千萬級超跑才能達到的極致性能,現在可能幾十萬的電動車就可以搞定了。
也許很多人會對此嗤之以鼻,覺得電動車連個聲浪都沒有、也感受不到機械的碰撞,還聞不到汽油燃燒后發出的獨特味道,用說爛了的一句話來形容,就是 “開起來沒有靈魂”。
但這就是事實,就是大勢所趨,再過十幾年或者幾十年,滿大街都是新能源車,燃油車也就只能靜靜地在博物館,或者車庫里安度余年了,所以 我們要盡早適應時代和技術發展帶來的變化。
廢話好像有點多,卻都是我的有感而發,還請不接受的朋友輕拍。下面必須回歸正題了,我們就來看看 電動車 到底能做到多快, 百公里加速TOP 10 榜單立刻安排上!
特斯拉Roadster
百公里加速時間:1.9秒
預計起售價:20萬美元
特斯拉的轎車都能有那么“變態”的加速成績,身為其首款跑車的Roadster,能夠拿下頭把交椅,完全在預料之中。
其實這款車早在2017年就已經亮相了,但是卻 一再跳票 ,讓想買它的人心一直在懸著,馬斯克你的內心不會痛嗎?此前預計新車將在今年推出,但 交付時間又被推遲到了2022年 ,想體驗前所未有的加速感受,還得再耐心地等等。
新車亮相時發布的參數相當驚人, 四驅、三電機、10000牛·米、百公里加速1.9秒、200千瓦時電池組,還有1000公里的續航。 也不知道當年吹的牛X,到時候能否實現,或者說能實現其中的幾項?不過從剛剛開啟預售的Model S Plaid來看,加速應該不成問題了。
除了逆天的性能,還有一件事讓特斯拉Roadster好好地出了回名,就是2018年, 馬斯克用自己公司制造的獵鷹重型火箭把一輛Roadster送上了太空 ,不得不佩服馬斯克的腦洞,還有什么他不敢玩的嗎?
特斯拉Model S Plaid
百公里加速時間:2.1秒
預售價:117.49萬元起
不好意思, 第二名還是特斯拉 ,看來馬斯克真的是個狂熱性能愛好者。 9月24日,特斯拉Model S Plaid開始在國內接受預定,預售價為117.49萬元起。
新車在外觀和內飾上基本沒有什么變化,最吸引眼球的,自然就是那幾項關鍵參數了: 續航里程840+、最高時速320km/h、百公里加速2.1秒 ,我們暫且就按2.1秒算吧。這絕對是一個極為驚人的數字了,別說是同價位,就算比它貴十幾倍的超跑,也會在百公里加速時被虐。
再看看其他數據,新車有三個電機,支持四驅,綜合 最大功率超過1100馬力 ,電池組容量將超過100千瓦時。
特斯拉Model S
Performance高性能版
百公里加速時間:2.5秒
售價:85.69萬元
再次不好意思,因為 第三名還是特斯拉 。在Plaid來之前,Model S Performance高性能版就代表了特斯拉的最高性能,百公里加速 2.5秒 已經非常快了,和幾千萬的布加迪處于同一水平。
這款車我們已經太熟悉了,現在滿大街跑,所以就不多做介紹了,關鍵參數了解一下就好。它配備前后雙電機, 總功率487千瓦,總扭矩844牛·米, 四輪驅動。電池組容量 100千瓦時 ,續航里程 650公里 。
并列第3名
Lucid Air
百公里加速時間:2.5秒
售價:8萬~16.9萬美元
不容易,這回終于不是特斯拉了。可Lucid Air又是啥?根本沒聽說過呀。所以得先對這個公司來個簡單的介紹。
其實Lucid Motors公司和特斯拉有著很深的淵源。該公司原名叫做Atieva,2007年在美國硅谷創立, 創始人是特斯拉創立董事和電池系統部門VP謝家鵬,首席技術官Peter Rawlinson是前特斯拉Model S的首席工程師 。也不知馬老板對此作何感想?
一開始這個公司的主營業務是 為所有Formula E賽車隊生產高性能電池 ,這也為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雖然Lucid Air是它的 首款電動車 產品,但能看出外觀和內飾的設計都比較成熟了, 前衛科幻 的感覺也符合當下的潮流。
參數方面,最大功率 1080馬力 ,百公里加速 2.5秒 ,電池組容量 113千瓦時 ,最高續航里程 830公里 左右。
新車采用 900V電氣架構,比Taycan的800V還高 ,所以充電速度能夠得到保障。它的直流快充功率能夠達到300W, 快充20分鐘,就能有483公里的續航 ,還是非常實用的。
價格方面,補貼前售價為 8萬~16.9萬美元 ,頂配比ModelS Plaid貴了一些。所以雖然這款車長得不錯,性能也很出眾, 但價格和品牌可能都會成為它在市場上的桎梏,今后該怎么辦需要好好考慮, 畢竟一款車生產出來是要往出賣的。
特斯拉Model X
Performance高性能版
百公里加速時間:2.8秒
售價:87.29萬元
看完一個新品牌,我們又得回到特斯拉了。這回是Model X,一款體型龐大的SUV能做到 2.8秒 的百公里加速,真的是太牛了,甚至會讓人產生膜拜特斯拉的沖動。
和第三名的Model S Performance高性能版一樣,Model X高性能版也采用了前后雙電機的形式,總功率達到 577千瓦 ,四輪驅動,電池組容量 100千瓦時 ,續航里程 550公里 。
除了性能之外,Model X還有一個比較吸引人的設計,就是那一對 鷗翼門 ,確實非常拉風,但同時也為不少網友的段子提供了素材, 垃圾桶同款 車門也是讓人醉了。
保時捷Taycan Turbo S
百公里加速時間:2.8秒
售價:179.80萬元
前幾名里,特斯拉真是出盡了風頭,這讓傳統跑車廠商情何以堪?好在還有保時捷在撐著門面。雖然只是并列第5名,但 2.8秒 的加速成績也是很不錯了。
雖然沒有渦輪增壓了,但保時捷還是給它冠以“Turbo S”的名稱,因為這就是性能的保證,即使是一輛電動車,看到“Turbo S”的字樣,也絕對讓人不可小覷。前后雙電機、四驅、總功率 560千瓦 、總扭矩 1050牛·米 ,還有2.8秒的百公里加速,這樣的參數絕對不辱保時捷的名聲。
其他數據方面,電池組容量 93.4千瓦時 ,續航里程 462公里 ,好像續航里程有點拿不出手,但只要它是保時捷就夠了,而且還是 保時捷首款純電跑車 ,開出去足夠有面兒了,誰還會在乎它能開多遠。況且買Taycan的人,家里肯定不止一輛車,想開遠點,換別的豪車就行了。
保時捷Taycan Turbo
百公里加速時間:3.2秒
售價:149.80萬元
有了Turbo S,怎么可以沒有Taycan Turbo?名字中少了一個S,百公里加速只是 慢了0.4秒 ,但價格也 便宜了30萬 ,看起來還是挺劃算的。
從硬件配置來看,Taycan Turbo與Turbo S的區別也很小,同樣的前后雙電、四驅,同樣的 93.4千瓦時 電池組和 462公里 的續航。只是電機的輸出略小一些,最大功率 500千瓦 ,最大扭矩850牛·米,分別少了60千瓦和200牛·米。
2.8秒和3.2秒 的百公里加速,其實體感上的區別應該非常小,一般人不會察覺到的,但30萬元的差價可是實打實的。不過買這車的人,應該也不太會在乎這點錢。
特斯拉Model 3
Performance高性能全輪驅動版
百公里加速時間:3.4秒
售價:41.98萬元
對,沒錯,又是特斯拉,這次是最 入門 的Model 3,可能用“入門”來表示,會讓很多超跑受到更大的刺激。 3.4秒 的百公里加速,還真沒有幾款傳統超跑能超過它。再看看它 40萬的售價 ,絕對是拉仇恨。
也不知道特斯拉為什么要把名字起這么長,估計很少有人能把這款車的名字說全吧。不過這都不重要,只要知道它的 加速能跟超跑平起平坐 就夠了。
硬件上,Model3 Performance高性能全輪驅動版有著前后雙電機,四驅,總功率 340千瓦 ,總扭矩 639牛·米 。其續航里程高達 600公里 ,很好地兼顧了性能和實用性。
特斯拉Model S長續航版
百公里加速時間:3.8秒
售價:75.69萬元
第9名還是特斯拉,也就是最入門的Model S,請原諒,我又用了“入門”一詞,因為這是事實,我也沒有進行夸大,只能說特斯拉太猛了。
Model S長續航版也是前后雙電機的配置,總功率 487千瓦 ,總扭矩 844牛·米 ,電池組容量 100千瓦時 ,續航里程 660公里 。各方面都堪稱完美了,同價位沒有對手,難怪特斯拉能賣得這么好,真是讓人欲罷不能啊。
第10名
比亞迪漢EV
四驅高性能版旗艦型
百公里加速時間:3.9秒
售價:27.95萬元
非常高興能夠在前十的榜單中看到自主品牌的身影,值得我們啪啪啪……地 為其鼓掌 。除了它是 唯一的自主車型 之外,比亞迪漢也是本文中 售價最便宜 的車。能夠用20多萬的價格換來這樣的加速性能,真是超值了。
比亞迪可以做出更快的車嗎?答案是肯定的。 曾經廠商的工作人員也表示過,電動車做得很快其實并不難,技術上完全沒問題,他們可以把漢的百公里加速提升到2秒多,而且漢的整體架構可以滿足要求。但一款 量產車 是要對成本、電池重量、續航、耐久性等各個方面進行 綜合考量 的,不能一味求快, 均衡才是最佳解決方案 。
確實, 不是所有品牌都像特斯拉那么激進 ,比亞迪就充分為廣大普通國內消費者考慮了,妥妥的良心企業。不過我們還是 支持比亞迪搞出一個加速媲美特斯拉的車型 ,可以不為銷量,一是可以作為品牌圖騰般的存在,提升品牌價值;二是可以打壓一下特斯拉囂張的氣焰。
是不是有點唯恐天下不亂的意思了?不能這么腹黑,還是看看漢EV四驅高性能版旗艦型這款車吧。采用了 比亞迪最新的設計理念 ,好不好看另說,起碼開在路上是比較吸引眼球的。
個人認為內飾就不是那么妥當了,無論設計還是顏色搭配,都透露出一股 汽配城范兒 ,不是一個大廠應有的表現,希望比亞迪今后能在內飾設計上多下點功夫。
動力系統也采用了前后雙電機的形式,總功率 363千瓦 ,總扭矩 680牛·米 。電池值得一說,是 比亞迪自家的刀片電池 ,據資料顯示,相比一般的鋰電池,比亞迪的磷酸鐵鋰刀片電池在 安全性和單體能量密度上都有提升 。漢EV四驅高性能版旗艦型電池容量 76.9千瓦時 ,能帶來 550公里 的續航里程。
都說電動車讓性能成本大大降低,讓大家少了那一份對于高性能的敬畏。其實換個角度來看,它何嘗不是一件好事呢?消費者花更少的錢就能享受到更高的性能,這是 科技 為我們帶來的紅利,盡情享受就完了,別想那么多!
看到特斯拉在前十包攬六席,很多人肯定會覺得特斯拉太厲害了,也暗暗為自主品牌捏一把汗。其實本文的意義不是讓人失去信心,而是想要起到激勵的作用。當初將特斯拉引入國產,就是要引發“鯰魚效應”,促進國內新能源市場的優勝劣汰,這樣才能推動自主品牌更好地發展。
最后要說一下,本文中的車型都是大眾化的量產車(Roadster也是即將量產),沒有將一些概念車或非量產車包括在內,比如蔚來的EP9、被鼴鼠(Richard Hammond)撞壞的Rimac等等;可能還有一些不知名的小廠打造的超強車型超出了我的知面,還請各路大神幫我補補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