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C車鑰匙真不是啥黑科技,有必要開發嗎?
文/田忠朝
大家知道,特斯拉Model 3有一張卡片車鑰匙,車主只需要將卡片在B柱上刷兩下,車輛就能解鎖。
而這張卡片,其實就是基于NFC識別的IC卡。但其實單獨攜帶一張卡片并不比攜帶實體車鑰匙方便多少,特別是特斯拉的模型觸控車鑰匙還很拉風。
那么如果把這張IC卡集成到NFC手機上呢?我們知道,現在很多NFC手機都可以模擬IC門禁卡。
所以,即將在5月20日上市的比亞迪秦Pro就直接標配了手機NFC車鑰匙功能,將NFC手機貼在車輛外后視鏡上刷一下就能解鎖車輛。目前華為、小米、OPPO、vivo、realme、一加等品牌的主流機型均已支持該功能,蘋果、三星等機型也在陸續合作中。
不難預料,不久秦Pro超越版的手機NFC車鑰匙功能將搭載于各個主流手機機型中。
NFC車鑰匙能替代實體感應鑰匙和藍牙鑰匙嗎?
此前車輛藍牙解鎖功能在我看來已經是最接近無鑰匙進入的體驗了,只要手機靠近車輛,系統檢測到藍牙配對正確,即可解鎖車輛,既省去了帶鑰匙的麻煩,又方便隨時解鎖車輛。
但NFC就不同了,首先要掏出手機,還要接觸后視鏡NFC區域才能解鎖,它比藍牙解鎖多了一個步驟,而且有距離限制。
如果你的車正好停在兩車中間,兩邊間隙都很小,而你只需要打開后備箱,難道還要擠到主駕駛側用NFC解鎖嗎?此時藍牙解鎖明顯更方便。
再或者停在樹下的車輛,外后視鏡很容易沾染鳥糞等贓物,你還敢把手機貼上去嗎?
在我看來,NFC通信采用線下儲存,不聯網,相比藍牙不用擔心被黑客遠程破解。但同時由于傳輸速度、傳輸距離等方面的限制,使得它無法完全替代藍牙。
可能只在一種情況下NFC是實用的,那就是手機低電量藍牙用不了的時候,又沒帶物理鑰匙,而部分手機的NFC功能卻支持低電量甚至關機情況下使用,這種情況下車主依然可以用手機NFC車鑰匙解鎖。所以它是一個非高頻剛需的功能。
但問題是NFC的安全性值得信任嗎?
目前大部分門禁鑰匙卡以及非聯網交易的飯卡都是以M1為代表的邏輯加密IC卡,它們與NFC設備的驗證機制,大部分只需要驗證IC卡的ID,只要ID匹配,即認為這是授權的“鑰匙”。
而加密IC卡則相當于給ID加了一道防火墻(密鑰),NFC設備要先用設定的邏輯算法解讀密鑰才能讀取到ID。
所以只要知道了算法邏輯和密鑰,理論上M1類IC卡很容易復制,即使加密了也很容易破解。包括飯卡余額也是可以修改的,當然這是違法的。例如我曾經嘗試過用NFC手機破解小區加密IC門禁卡(僅自用),很容易就成功了。
▲用手機NFC工具成功復制的加密門禁卡,密鑰已擦除
所以雖然目前幾乎所有NFC手機廠商為了規避法律責任,無法直接模擬加密IC卡,但不代表它沒有這個能力。事實上通過一些工具軟件,只需幾分鐘就能獲取IC卡的密鑰和ID,甚至某寶出售的IC/ID 讀卡器號稱能100%破解復制加密卡。
當然,還有一類CPU芯片卡,即現在常見的銀行卡、公交卡等金融消費類卡片,本質上也是IC卡,但由于自帶COS處理器系統,密鑰隨機發生,安全性比M1卡高出很多,很難被破解。
所以盲目懷疑IC卡的安全性是不準確的,但問題是如何識別手中的IC卡是M1卡還是CPU卡?由于它們在結構上并無太大區別,完全可以做成一樣的形狀,所以目前來說除了發卡方外人不好判定。
據比亞迪介紹,秦Pro的手機NFC車鑰匙,其密鑰和算法邏輯保存在手機芯片中,那么理論上安全是有保障的,不過能否達到金融卡級別仍值得懷疑。
簡單來說,NFC鑰匙的功能和安全性更接近傳統機械鑰匙,無法遠程破解,但是普通NFC鑰匙很容易被復制,甚至比配機械鑰匙還簡單,所以建議車主不要輕易借出存有NFC鑰匙的手機。
有人說,NFC車鑰匙是未來發展趨勢,真的有必要嗎?
在我看來,手機NFC車鑰匙不見得有多便利,它的作用更像是備用鑰匙,在沒有帶物理鑰匙或手機藍牙無法使用的情況下,可以用NFC解鎖。
其實不止NFC,還有包括人臉、指紋、虹膜等生物鑰匙,都有距離限制,不見得能帶來多少便利性,但是在安全性上應該勝過NFC一籌,所以更適合作為豪車專屬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