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間測速是如何計算時間的
區間測速計算時間有理論最短通過時間和實際通過時間兩種方式 ,分別通過區間距離與限速的關系、車輛進出監控點的時間來計算。
理論最短通過時間可利用公式計算。假設兩個監控點之間的距離為S(公里),該路段的限速為V(公里/小時),那么理論上車輛通過這段區間的最短時間T(小時),可以通過公式T = S÷V得出。比如,兩個監控點間距離30公里,限速60公里/小時,最短通過時間就是30÷60 = 0.5小時,即30分鐘。若車輛實際用時小于30分鐘,便屬違規。
實際通過時間的計算也有一套流程。先確定起點時間和終點時間,車輛進入起點監控區系統記錄起始時間(t1),駛出終點監控區記錄結束時間(t2);接著明確車輛從起點到終點所經過的區間數量;最后使用公式“區間測速時間 = (終點時間 - 起點時間) ÷ 所用區間數”來得出結果。
區間測速的時間計算,無論是理論最短通過時間還是實際通過時間,都有著清晰的計算邏輯與方式,駕駛員了解這些知識,有助于合理控制車速,避免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