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本田已經含蓄的將矛頭指向乙醇汽油,不過政府指向性規劃,無意外就不會變化,所以本田此款發動機如果設計之初沒有考慮此因素,后期要為此買單的成本不小,或者徹底放棄1.5T,就像大眾放棄老速騰斷軸用戶,實際上現在的喧鬧,即使上3.15也不會對本田有根本的影響,如果本田改用其他發動機,!那么現在的用戶就是徹底的小白鼠,無望解決只能接受!不要寄希望于質檢部門,大眾速騰斷軸的處理就是例子,現在也沒解決,在表面上斷軸比機油增多更容易判斷危害,終歸本田發動機還沒有實質大面積的損壞,造成有實證的依據,不要寄托于檢測站,檢測站不會給非行政單位出具與官司有關的結論報告即使出了也是含糊其辭,讓你無從證實,等大家的都壞了也就晚了,但你沒辦法,所以最終如果本田后續借改款升級等名義推出了另外發動機的車型配置,那么大家的1.5T就等于被宣判了死刑,無可挽回,但美國和亞洲哪怕香港臺灣等其他市場的發動機不是中國產,并且沒有推廣乙醇汽油所以這個現象也許并不廣泛,目前本田能做的是如果無法提高霧化水平,那么只有強迫機油的供應商解決乙醇汽油對機油影響的因素問題,因為機油廠家和政府的地位差太大,機油廠家如果有好的配方,應該會有專屬的供應產品,實際上大眾為了解決燒機油狀況是定制的機油,尤其嘉實多品牌,但大眾的問題比較好應對,在粘度上增加配方改善減少機油竄去燃燒室的機濾,但乙醇汽油因溫度誘使霧化不好的問題可能進展不會太快,目前中國的乙醇汽油推廣實驗2年,還在改良中,也許后續還要變化,尤其石化,石油,殼牌,海油等供應商的添加劑也并不同,也不會將配方公布給機油廠家,所以要在未來全面對接乙醇汽油和缸內直噴發動機的使用環境確實存在太多不確定性,問題就需要更多的時間反復論證實驗修改,那么作為車廠最好的方式是暫時停止供應可能有問題的產品是最穩妥的,通過本田的1.5T如此這般鬧騰,我估計所有的發動機廠家的神經都被針扎了一下,乙醇汽油的變數未定,就無法適配和解決,今天本田說了太多引入內容都是含沙射影乙醇汽油是元兇,說給誰聽很重要,但本田一定明白也表態了他們不便評論乙醇汽油因為政策法規說乙醇是好東西要推廣,他們也是逆來順受,無法改變政策環境,即使挑明了也白說,可能還會找來更嚴厲的監管和麻煩,能有方法解決最好,解決不了就放棄換新款發動機版本,適應市場,其實有可能本田可以通過發動機加裝加熱系統解決此問題,但更多的后續問題可能又會出現,本人車主,天津地區,沒有乙醇汽油,最低溫度-6,行駛2236公里,目前無機油增多和乳化現象,但有汽油味供大家參考
0有用
0踩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