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有朋友在評論區問小編,輪胎胎壓與車子負荷量的關系。究竟是在車坐滿人還是在空駛的情況下測得的胎壓才準確呢?想必不少人都曾產生過這個疑問。空載與滿載的胎壓有區別嗎?答案是有區別。一般來說,前輪胎壓等于或略小于后輪胎壓,空載時胎壓略小于滿載時胎壓。不過不同廠家的汽車,官方說法不一,大家可以在車輛用戶手冊或者駕駛室車門(B柱附近)、油箱蓋、儲物箱等標有輪胎型號的地方找到車輛的胎壓推薦值(一般會有滿載和空載的區分)。胎壓太低,輪胎容易過熱,鋼絲容易斷,導致爆胎。胎壓太高,剎車距離會超長,奔跑升溫后輪胎壓力增長容易超限爆胎。官方數據應該是綜合考慮輪胎結構,滾動摩擦,胎溫變化,胎壓極限,剎車效果等因素,選擇的最佳數據點。車開起來后胎壓會隨溫度增加而升高0.2至0.5左右,長時間夏季高速行車,或許更高,剎車距離和爆胎幾率都會隨之變化。通常胎壓推薦值是指輪胎在冷卻情況下測得的胎壓。輪胎冷卻情況的定義:停車后至少三小時后或輪胎行駛不超過2公里。如果只能在熱胎時測量胎壓,請將所測得的胎壓數值減去大約0.3巴(=4psi)就是輪胎冷卻充氣壓力。總之檢測胎氣壓,空載與重載熱胎與冷胎都有差別誤差在百分之五左右要準確的數字,就最好空載和冷胎時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