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無前例的車身結構 在300SL的車體開發階段,工程師們的首要目標就是將空氣阻力減到最低程度,而最終結果便是幾乎沒有絲毫裝飾成分的流線造型。該車忠實地貫徹了以簡潔為主的造型理念,完美的設計比例,卓越的性能,出神入化的操控特性,直到今天仍不失新鮮感和吸引力。 然而使300SL賽車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在很大程度上亦取決于魅力無窮的“鷗翼”式車門。該系列車型不僅創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流行新趨勢,同時也代表了300SL設計的中心要素,即:需求決定一切。出于車身強度的考慮,該車的鋁合金外殼伸展在管狀框架上,兩側車輪上方的造型比普通轎車更加突出,這就使得傳統車門的安裝變得異常困難,而工程師們的靈感迸發,造就了一種不同尋常的車門開啟方式:車門借助伸縮彈簧向上打開,門把手絲毫不影響側面的視覺效果。 為了將車身盡可能地輕量化,以便減少無謂的動力損耗,設計師魯道夫為300SL設計出獨特的管狀框架。三角形框架由一系列管狀構件焊接在一起,可以承受極大的扭曲力并且有極好的彈性和伸縮度。在裝備齊全的情況下(包括備用輪胎、隨車工具及燃料重量在內),三角形框架可以承受1,295千克的重量。 盡管發動機罩、水箱蓋、車門底部及車門的蒙皮都采用了鋁質材料, 300SL車型的車體部分仍用優質薄鋼打造。不過只需額外增加一些費用,顧客就可獲得由輕型合金打造的車體,車子的總重量也可因此減少80千克。然而,只有一些購買129SL的客戶作出了這樣的選擇,由于數量極其稀少,該車型已成為收藏家眼中難得的珍品。 領先時代的技術 300SL的技術構造主要歸功于梅賽德斯-奔馳 300(W 186 II)轎車。在眾多改進版車型中,六缸發動機無疑是一個最為經典的特征,其中一項重要的創新技術便是由燃油直接噴射系統取代了傳統的化油器——遠遠領先于那個時代的其它同類車型。該項技術令梅賽德斯-奔馳六缸發動機的最大功率達到215馬力,足以讓300SL在10秒鐘內就從靜止加速到100公里/小時的時速,而最高速度可達驚人的260公里/小時。該車的耗油量為平均每百公里15公升,100公升容量的油箱被固定在車后部,如果顧客仍不滿足,亦可額外增加一些費用,將油箱容量增加至130公升。 為了在平坦、低矮的發動機罩下騰出足夠空間,SL系列的發動機需要向左傾斜45度放置,因此乘客的腳部空間受到了一些影響。不過正因如此,SL系列車的重心幾乎恰恰位于汽車的中心部位,為快速而精確的彎道性能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另外,該款車型的底盤與300a 四門轎車的底盤基本相同,卻更為平穩,鼓式剎車系統業進行了強化,以適應賽車更高的性能要求。在1961年的新款車上,這種設計被更加先進的碟式剎車系統所取代。 時尚完美的內部 300 SL的內部并不像其他梅賽德斯-奔馳轎車般富麗堂皇。標準的織物座套有三種樣式可選擇。銀色金屬漆是該車的標準顏色,不過紅色、藍黑以及純黑色亦很受顧客青睞。
[上一頁] [1][2][3]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