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
奔馳 4matic 系統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奔馳 4matic 系統的發展歷程豐富而精彩。
1985 年,第一代 4MATIC 首次出現在法蘭克福車展,并于 1986 年在代號為 W124 的車型上量產。其名稱源于 4Wheel Drive 和 Automatic 的組合,采用可鎖止的中間、后橋差速器,結構為多片離合器式,有兩套獨立工作的電控離合器片,能得出四種驅動模式,還擁有機械液壓拉桿和電子開關兩套不同的解除鎖止裝置。
1998/1999 年,第二代奔馳 4MATIC 系統被研發出來,并應用在代號為 W210 的奔馳車上。
第三代 4MATIC 則多了發動機自穩定控制裝置,能讓動力與當前路面情況協調。目前 4MATIC 已裝載在包括 C 系列、E 系列、R 系列、S 系列、維雅諾以及全部 SUV 系列等 48 款車型里,市售車型中既有第二代,也有第三代,因車型配置而異。
第一代 4MATIC 最初使用電控多片離合器,采用可鎖止的中央和后橋差速器,實現多種驅動模式。1999 年起,4ETS 與 4MATIC 一起作為差速鎖應用于轎車。
第二代 4MATIC 采用前、中、后三個開放式差速器的全時四驅系統。
奔馳 4MATIC 系統最早在第五代 E 級(W124)上面率先應用,當時是為提升駕駛安全性。全新 4MATIC 運用尖端技術,結合機械部件和電子部件,進一步提高操控性能。
老版 4Matic 四輪驅動技術于 1985 年在法蘭克福國際車展首次亮相,拋棄手動分動箱和差速器鎖,采用液壓操作的多片離合器,通過 ABS 系統的車輪轉速傳感器探測車輪打滑情況,最高工作速度為 30km/h,可用于承載式車身。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最新問答
貼白色改色膜全車后,洗車頻率通常無需有明顯變化,但需注意方式方法。汽車改色膜能改變車輛外觀,日常清潔保養很有必要。正常情況下,每周至少清洗一次,若環境塵土多可適當增加頻率。不過,洗車時不能用強酸堿清潔劑,應選柔軟工具,避免過度擦拭。合理的洗
選擇整車拋光服務時,要注意選擇合適的拋光劑和拋光墊、找專業技師采用合理方案、控制拋光機轉速、保持拋光方向一致、更換拋光劑時換海綿輪、不用羊毛輪做鏡面釉處理以及拋光后做好上蠟等保護措施。不同車輛和漆面適配不同的拋光劑與拋光墊,專業技師能減少對
在戶外使用 TPU 改色膜較好。在各類改色方案中,噴漆工期長、補漆費用高;PVC 改色膜防護性差,易受環境影響出現褪色、脫膠等問題;PET 改色膜防護也較弱。而 TPU 改色膜融合了防護與改色功能,其獨特分子結構讓它緊密貼合車身,抗刮蹭與沖
全車鍍晶對車輛外觀光澤度的提升十分顯著。鍍晶后,車輛的亮度可提升約30%,車漆光澤度從較暗淡變為光亮如鏡,亮度可達95%以上,遠超新車原有的約70%亮度水平。這是因為鍍晶能在車漆表面形成堅硬且具彈性的保護層,讓車漆表面變得光滑。如此一來,車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北京汽車E系列怎么樣?
北京汽車E系列優惠信息有哪些?
北京汽車E系列空間怎么樣?
北京汽車E系列性能怎么樣?
北京汽車E系列百公里加速怎么樣?
北京汽車E系列安全配置怎么樣?
北京汽車E系列智駕配置怎么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