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資車企新能源轉型成效與挑戰(zhàn)并存

在新能源汽車的激烈競爭浪潮中,合資車企的轉型之路可謂成效與挑戰(zhàn)并存。

近年來,中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從 5%飆升至 56%,而合資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卻從 60%驟降至 30%以下。今年前四個月,一汽 - 大眾新能源車累計銷量下滑 64%,上汽大眾下滑 47%,華晨寶馬降幅超 50%。盡管形勢嚴峻,但合資車企積極調整戰(zhàn)略,在轉型中取得了一些成效。

大眾在 2025 年上海車展發(fā)力,推出 5 款新車,其中 3 款概念車備受關注。大眾安徽 ID.EVO 概念車由中國團隊主導開發(fā),有望成為蔚來 ES8、問界 M9 純電版本的有力競爭者;上汽大眾 ID. ERA 概念車 7 座布局,在增程式 SUV 市場也頗具潛力。東風日產 N7 憑借精準定價、技術整合、體驗升級和渠道協(xié)同等策略,50 天超 2 萬臺的大定數(shù)據(jù)令人矚目。廣汽豐田自 2024 年宣布“聚變 2030”戰(zhàn)略后,鉑智 3X 車型成績斐然,短短幾個月累計交付量近 2 萬輛,奪得合資純電 SUV 銷量冠軍。

不僅如此,多家合資品牌在新能源領域積極拓展產品線,覆蓋純電動、插電混動和增程式混動等領域。豐田在華合資公司為部分車型搭載先進智能座艙和駕駛輔助系統(tǒng);部分合資品牌還將產品決策權交給中方團隊,強調本土化研發(fā)。

然而,合資車企在轉型過程中仍面臨諸多挑戰(zhàn)。從數(shù)據(jù)來看,今年前四個月,主流合資車企新能源車滲透率基本在 10%以下,與主流自主車企差距明顯,比亞迪新能源車滲透率達 100%,吉利也有 59%。消費者對合資新能源車型的認可度有待提高,合資品牌在燃油車時代建立的技術壁壘被打破,品牌溢價逐漸蒸發(fā)。

面對挑戰(zhàn),合資車企需繼續(xù)探索轉型路徑。要深化本土化研發(fā),滿足中國消費者需求;加強與科技企業(yè)合作,彌補智能化短板;發(fā)揮品牌與供應鏈優(yōu)勢,提升產品競爭力。只有不斷創(chuàng)新與變革,合資車企才能在新能源市場贏得一席之地。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fā)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冒險家
冒險家
23.58-34.58萬
獲取底價
風云T9
風云T9
13.29-19.39萬
獲取底價
紅旗HS3
紅旗HS3
14.58-17.28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 比亞迪電池外供突破 20%,邁向全球供應商 在新能源汽車行業(yè)的激烈競爭中,比亞迪正經(jīng)歷著一場身份的重要轉變,其電池外供占比突破 20%,正堅定地邁向全球供應商的行列。 今年前三季度,比亞迪累計銷量達 326 萬輛,同比增長 18.6%
奧迪 S1 報價受很多因素影響。 車齡長的話,報價往往就低,因為隨著時間推移,車輛的各方面性能可能會有所下降。 里程數(shù)高也會拉低報價,跑的路程太多,車子的損耗就大。 車況不好同樣會讓報價降低,像有磨損、故障或者需要維修,那價格肯定上不
奧迪老款 RS4 與新款在性能上存在一些差距。 新款 RS4 相比老款,加速性能有一定提升,比如和 S4 相比,差距在 0.6 秒左右。 動力方面,新款 RS4 搭載的 V6 雙增壓發(fā)動機,排量比老款自吸發(fā)動機縮減 1.3 升,但馬力和扭矩
2016 款奧迪 S7 與同級別車型相比,優(yōu)勢不少。 首先在動力方面,其搭載 4.0T 發(fā)動機,0 - 100 加速時間僅 4.6 秒,相比同級別車型,加速性能更為出色。 外觀上,前臉符合消費者審美,具有運動氣息,配備的 LED 日間行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