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速巡航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定速巡航的發展歷程很有意思。

它最早在 1910 年就有了雛形,當時采用重力感應的離心調速器控制車速,但無法解放車主雙腳,控制也很粗糙。

1945 年,盲人工程師 Ralph Teetor 開發出第一套真正意義上的定速巡航,通過發動機輸出軸轉速和電磁螺線管控制節氣門,不過最初比較簡陋。

1958 年,克萊斯勒帝國轎車首次裝備這套系統。

后來,定速巡航不斷改進,在 1973 年石油危機后因節油功效被消費者廣泛認可。

再之后,定速巡航從單純控制車速發展到自適應巡航。自適應巡航通過車距傳感器和輪速傳感器,能根據前車速度自動調整車速,還能在暢通時定速行駛。

如今,自適應巡航已成為主流,甚至在配合車道保持輔助系統后,能初步形成簡單的自動駕駛系統。

總之,定速巡航從簡陋的雛形到如今的智能升級,為駕駛帶來了極大便利,也為汽車自動駕駛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探岳
探岳
19.89-25.99萬
獲取底價
理想L6
理想L6
24.98-27.98萬
獲取底價
紅旗HS3
紅旗HS3
14.58-19.58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比亞迪海鷗的智駕系統在復雜路況下表現出色。它搭載“天神之眼C智駕”系統,憑借豐富的硬件配置,如多個攝像頭、毫米波雷達、超聲波雷達等構建起強大的感知矩陣。在高速及城市快速路,能自主執行上下匝道等操作且操控平穩;城市擁堵路段可自動跟車、靈敏保持
純視覺智駕方案對硬件的要求主要聚焦于攝像頭,同時對芯片算力也有較高需求。純視覺智駕核心是依靠攝像頭捕捉環境信息,所以攝像頭是關鍵硬件,不同車型的攝像頭數量有所差異。此外,它高度依賴數據規模等協同進化,因此對芯片算力要求嚴苛,高性能芯片以及定
18 款奧迪 Q3 時尚版的座椅配置豐富多樣。其座椅材質有皮織混搭、真皮等選擇,能滿足不同喜好。功能上,前排具備電動調節、加熱功能,還有腰部支撐調節;后排座椅靠背可 7 級調節,且支持 40:60 放倒。在座椅類型方面,雅致型座椅柔軟舒適,
智己汽車的智駕系統在復雜路況下表現出色。在無圖 NOA 模式下,智己 L6 全視野補盲功能讓轉彎時左右路線清晰顯示在中控大屏;面對紅綠燈能平穩減速剎停與起步;在人車混行、小路狹窄等狀況下,可靈活避讓車輛行人,還能合理應對加塞、無保護轉彎等難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