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車市"東升西降":中國車企三季報逆勢領跑

**全球車市"東升西降":中國車企三季報逆勢領跑**

2025年全球汽車行業格局正經歷深刻重構。前三季度財報數據顯示,中國車企在銷量、營收、研發投入等核心指標上全面超越傳統跨國巨頭,而德系、日系、美系車企則普遍陷入利潤大幅縮水的困境。這一結構性變化,標志著以比亞迪奇瑞為代表的中國品牌已從“追趕者”蛻變為全球車市的“領跑者”。

**銷量與利潤:中企雙線突破,外資巨頭集體失速**

比亞迪以326萬輛的全球銷量穩居行業前三,與排名第四的福特僅相差5萬輛,展現出沖擊全球前三的強勁勢頭。更值得注意的是,其前三季度凈利潤達233億元,與奇瑞(144億元)共同成為全球僅有的兩家凈利潤超百億元的整車企業。相比之下,奔馳、大眾、本田利潤降幅均超過50%,豐田利潤下滑16%,傳統巨頭的盈利韌性正被電動化轉型的高成本持續侵蝕。

**研發投入:中企“加倉”技術,外資收縮戰線**

中國車企在技術投入上展現出戰略魄力。比亞迪前三季度研發費用高達437億元,同比增長31%,相當于其凈利潤的1.87倍,研發強度(研發費用占營收比)達7.7%,遠超行業平均水平。反觀大眾、寶馬研發費用分別下滑9%和15%,反映出外資車企在電動化與燃油車業務平衡中的被動局面。這種“中進西退”的研發格局,將進一步拉大中國企業在智能化、電池技術等領域的領先優勢。

**結構性分化:海外市場成增長新引擎**

中國品牌的全球化布局進入收獲期。比亞迪海外銷量突破70萬輛,同比激增132%,占其總銷量比重升至21.5%;奇瑞、吉利等品牌在東南亞、南美市場同樣增速顯著。與此同時,德系、日系車企在中國這一最大單一市場的份額持續萎縮,大眾ID系列前三季度在華銷量同比下滑12%,本田電動化車型占比不足15%,傳統巨頭在關鍵市場的轉型滯后加劇了其全球業績壓力。

**行業啟示:從“規模紅利”到“技術紅利”**

中國車企的崛起并非僅依賴市場規模,而是通過“技術-市場”雙循環實現的質變。比亞迪將研發費用集中于e平臺4.0、刀片電池二代等核心技術,推動高端品牌仰望、方程豹銷量同比增長83%;奇瑞通過火星架構超混平臺實現混動車型成本下降20%。這種以技術創新驅動產品升級的路徑,正重塑全球汽車產業的價值鏈競爭邏輯。

2025年作為汽車行業電動化轉型的關鍵節點,中國車企憑借前瞻性技術投入和全球化布局,已建立起從銷量到利潤的全維度優勢。而跨國車企若無法在下一代技術研發和區域市場策略上實現突破,“東升西降”的行業格局或將進一步固化。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奧迪A4L
奧迪A4L
28.98-36.28萬
獲取底價
邁騰
邁騰
17.49-24.69萬
獲取底價
冒險家
冒險家
23.58-34.58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標準啞光漆適合用在多種類型汽車表面,如主打硬派越野風格的路虎衛士新版本、凸顯運動氣息的大眾邁騰RLine運動版、強調獨特新穎的廣汽豐田凱美瑞URBAN CONCEPT版等。這些不同類型的汽車,借助啞光漆展現出各自的特色,有的盡顯低調奢華,有
**佑駕創新募資2.1億港元加碼無人物流,技術升級加速** 深夜的深圳光明區,一輛無人駕駛物流車正以毫米級精度避開路障,將生鮮貨物送達24小時便利店。這輛搭載佑駕創新L4級自動駕駛系統的車輛,已成為該區域物流配送的“新員工”。2025
**蔚來豪言:2026年實現全年盈利,高端純電市場滲透率突破18%** 在2025年第三季度財報電話會上,蔚來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斌首次明確提出了2026年實現全年盈利的戰略目標。這一宣言的背后,是高端純電市場滲透率的快速提升、產
改雙色車身,若雙色變化未超車身面積 30%,無需備案;超過則需辦理備案。汽車改色是對愛車個性化的表達,但法規有明確要求。雙色變化比例不同,對應手續有別。辦理備案時,要準備好機動車所有人身份證明、登記證書、行駛證等材料,在變更車身顏色 10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