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受燃油價格、政策補貼以及上游原材料成本上漲的影響,使新能源車的價格開始有了大幅度的波動。自3月份以來,特斯拉、理想、小鵬等車企前前后后都進行了漲價處理,在這種情況下,仍然堅守價格五菱和蔚來顯得尤為可貴。

而近日,五菱宏光MINIEV正式發布的漲價聲明,讓人頓時對它好感全無,甚至還被打上了“趁火打劫”的標簽。在聲明中,上汽通用五菱表示,將對旗下五菱宏光MINIEV系列車型、五菱NanoEV車型、寶駿KiWi EV車型的售價上調4000元-8000元不等。那么,五菱宏光MINIEV漲價到底是隨波逐流,還是真的扛不住了?
靠“雙積分”賺錢的五菱宏光MINIEV
“趁火打劫”這個詞,放在漲價的五菱宏光MINIEV身上顯然是不合適的。雖然從近幾年的相關數據來看,小型純電動乘用車的市場份額已經超過了40%,五菱宏光MINIEV的銷量甚至一度超過了特斯拉,但是我們都知道這種小車是“以量帶利”的,而且真正賺錢的不是賣車,而是為整個上汽集團帶來的“雙積分”。

曾經有日本媒體拆解過五菱宏光MINIEV 3.88萬元頂配版車型的硬件,得出結論為總成本大概為2.69萬元,再算上渠道、運輸、運營費用,一輛頂配版五菱宏光MINIEV的凈利潤可能只有1000多元,走量的版本并非是頂配版,均攤下來一款車能賺到的錢可能只有幾百元。
原材料上漲對微型車的影響最大
五菱宏光MINIEV能夠熱銷,很顯然是在3萬元以下這個級別,它將成本控制做到了極致。然而現階段補貼退坡,再加上電池原材料、半導體價格上漲的情況下,售價本就不高的小型電動車想要盈利就顯得更加困難,這也是為什么前段時間歐拉停產了部分小型電動車的原因,無法“消化”成本上漲的原材料,車企只能停止接單用來避免“賣一輛虧一輛”。

據了解,近期電池級碳酸鋰上漲0.5萬元/噸,氫氧化鋰最高上漲1萬元/噸,氯化鈷和硫酸鈷也均有不同程度上漲。有媒體估算過,一塊60kWh容量的碳酸鋰電池,如今的成本較2021年1月上漲1.44萬元左右,這還是不算其他成本的。那么在這種情況下,僅從成本來說,9.3度另算貼里電池版的五菱宏光MINIEV 的漲價幅度還是在一個合理的范圍內。
寫在最后
對于消費者來說,愿意選擇低級小型電動車級別的消費者,對于價格這方面都很敏感,價格上漲估計對于他們來說挺難受的。但是在其他友商價格都在上漲的情況下,五菱宏光MINIEV依然是小型電動車里性價比最高的車型,漲價或許會讓它的銷量會受到影響,但這應該不妨礙它后續依然是這個級別的王者。








粵公網安備 44010602000157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