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小米汽車首款純電SUV車型YU7正式上市,售價區間25.35萬-32.99萬元。新車開售3分鐘大定訂單突破20萬臺,1小時達28.9萬臺,創全球汽車銷售紀錄,鎖單量(不可退定金)超12.2萬臺。

技術配置:全系高配顛覆行業慣例
小米YU7全系標配800V碳化硅高壓平臺、激光雷達及英偉達Thor計算平臺(算力700TOPS),支持高速NOA與端到端輔助駕駛。三版本差異化顯著:

標準版(25.35萬元):單電機后驅,CLTC續航835公里(96.3kWh磷酸鐵鋰電池),零百加速5.88秒;
Pro版(27.99萬元):雙電機四驅+空氣懸架,續航770公里;
Max版(32.99萬元):雙電機性能四驅,零百加速3.23秒,搭載101kWh三元鋰電池,支持5.2C超快充(10%-80%僅需12分鐘)。

創新設計上,YU7取消傳統儀表盤,采用1.1米天際投影屏實現全景信息交互;全車設36處收納空間,前備箱容積達141L(可容納24寸行李箱),并配備4.6L車載冰箱。Max版升級超靜謐座艙,搭載雙層隔音玻璃及30處聲學材料,NVH性能對標百萬級豪車。

市場策略:性價比直擊特斯拉腹地
小米以“入門即頂配”策略直面競品:標準版起售價較特斯拉Model Y煥新版(26.35萬起)低1萬元,續航多242公里,充電速度提升一倍。全系標配激光雷達、800V平臺等傳統豪華品牌需選裝的配置,打破行業潛規則。雷軍發布會上直言YU7目標為“重新定義25萬級純電SUV價值標準”,并允許SU7未交付用戶限時改配YU7,進一步分流訂單。

產能挑戰:火爆訂單下的交付壓力
盡管首銷數據亮眼,小米產能瓶頸凸顯。北京工廠年產能僅30萬輛,需同時滿足SU7與YU7生產需求,部分訂單或延遲至2026年交付。作為對比,競品特斯拉Model Y交付周期僅2-5周。小米官方呼吁用戶理性購車,并嚴控黃牛炒作二手代搶服務(加價2000-10000元)。

行業影響:生態協同加速市場洗牌
YU7延續小米“人車家全生態”戰略,首批合作比亞迪、廣汽豐田等企業,強化智能座艙與生態配件(如磁吸擴展系統)的開放性。分析師指出,其3分鐘訂單量已超特斯拉Model Y今年前5個月在華總銷量(12.66萬臺),若交付順利,將推動中高端純電SUV市場格局重構。

小米YU7以性能參數與定價的精準平衡,印證小米汽車從“性價比”向“質價比”的戰略躍遷。然而,能否將短期爆發轉化為長期口碑,取決于產能爬坡與品控穩定性。新勢力與傳統豪強的對決,由此進入深水區。








粵公網安備 44010602000157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