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極狐品牌的全新力作,在溜背造型與黑化燈組之下,藏著一套續航優先的生存哲學。
工信部最新申報目錄中,極狐αT1的身影終于清晰起來。這款基于全新平臺打造的純電SUV,將在2025年下半年正式登場,貫穿式燈組、溜背式車頂、2770mm軸距等這些關鍵詞勾勒出極狐在小型SUV市場投下的一枚“差異化炸彈”。

外觀方面,極狐αT1前臉設計堪稱大膽革新,修長的貫穿式燈組首次延伸至前機蓋兩側,配合全黑化處理,瞬間拉寬了視覺張力;最耐人尋味的是前包圍新增的C字形導流槽設計,一改早期封閉式前臉的保守感,暗示著對空氣動力學效率的執著。

車身側面,C柱溜背線條與半隱藏式門把手形成流暢組合,5輻低風阻輪轂并非花架子,它與內收的輪眉、側裙共同組成了降低風阻的“隱形技術聯盟”。值得注意的是,量產版取消了概念車的雙色車頂,整體色調更趨統一,年輕但不張揚。
車尾設計則延續了前臉的戲劇性,“絲帶式”尾燈被黑色飾條貫穿連接,尾門上沿的黑化區域與燈帶形成視覺接力。這種設計語言既避免落入“貫穿尾燈”的俗套,又強化了車尾的立體層次。

空間上,小車身里藏著大野心。4337mm的車長搭配2770mm軸距,數字背后藏著極狐的“偷空間”哲學。相比比亞迪元UP(軸距2620mm)、埃安Y Younger等同級競品,2770mm軸距已逼近緊湊型SUV標準;后排座椅支持比例放倒,空間靈活性成為家庭用戶難以忽視的加分項。
車頂的全景天幕將光線引入座艙,天線集成于玻璃內的設計,顯露出極狐對細節的雕琢。不過對炎夏用戶而言,天幕的隔熱性能將是未來實測的關注點。

內飾上,雖然此次申報未曝光內飾,但早期諜照揭示了關鍵信息。白黑撞色方案搭配懸浮式雙屏布局,全液晶儀表盤與中控大屏的組合符合主流科技審美;懷擋設計的采用,釋放了中央扶手區空間,使其能容納雙手機無線充電面板,當代年輕用戶的核心剛需。物理按鍵的消失,意味著極狐將交互押注在屏幕體驗上,參考極狐品牌過往車型的20.3英寸“帶魚屏”傳統,αT1的屏幕表現值得期待。

動力上,70kW單電機后驅系統搭配磷酸鐵鋰電池,這套組合引發了熱議。相比同價位競品普遍100kW以上的功率,70kW數據略顯保守,但660km續航里程卻暴露了極狐的真實策略:放棄性能參數戰,直擊續航焦慮痛點。
磷酸鐵鋰電池的選擇更印證了務實路線,成本更低、壽命更長、安全性更優,特別適合家庭代步場景。在快充網絡尚未完全覆蓋的2025年,續航能力仍是普通消費者購車的決策關鍵點。

市場定位,在紅海中尋找藍海。極狐αT1切入的是小型純電SUV市場,但2770mm軸距已讓其擁有“越級打擊”的底氣,面對比亞迪元UP、埃安Y Younger等對手,極狐的差異化在于用緊湊級空間體驗+跨級續航能力+個性化設計,吸引年輕家庭用戶。
參考極狐αT今年4月136輛的銷量(同比暴增946%但基數仍小),αT1的成敗將直接影響品牌市場聲量,若定價能落在15萬區間,可能成為攪動市場的關鍵變量。

寫在最后:電動車市場的“實用主義”轉向
當參數內卷陷入疲態,極狐αT1給出了另一種答案,不必追求4秒破百的加速,也無需標榜激光雷達,660km扎實續航、2770mm真實空間、70kW夠用動力,反而可能成為更多消費者的理性選擇。
這款車身上,設計感與實用性形成微妙平衡,貫穿式燈組負責征服眼球,磷酸鐵鋰電池負責安撫焦慮。在電動車逐漸從“科技玩具”回歸“出行工具”的2025年,這種平衡或許才是真正的競爭力。當燈光熄滅,續航數字亮起——你會選擇驚艷一瞬,還是陪伴全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