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20 日消息,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之一,印度的電動汽車普及率低于政策制定者的預期。面對這一挑戰,印度最高法院提出一項新策略,建議政府考慮逐步淘汰豪華燃油車,以此推動更清潔的出行方式。

印度最高法院法官敦促政府采取定向施策,建議首先在高端和豪華車型領域逐步停售內燃機汽車(ICE),其中不僅包括傳統燃油車,也涵蓋混合動力及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
法院認為,這種“自上而下”的策略可以作為向電動出行“分階段過渡”的試點案例。其核心邏輯在于:對高端車型實施電動化強制要求,既能向市場釋放明確的轉型信號,又不會影響大眾市場的車輛價格,從而避免對國家整體新車市場造成劇烈沖擊。
據 India Today 報道,蘇里亞?坎特(Surya Kant)法官指出,汽車制造商目前已提供了多款高端電動車型,其舒適性和性能表現足以媲美同級別的燃油車。他解釋道:“鑒于此類車輛僅面向極少數富裕群體,限制高端汽油和柴油車可以作為一個起點,普通民眾的生活將不會因此受到影響。”
根據《Autocar India》的統計,目前電動汽車在印度高端細分市場的銷量占比已達 12% 左右,這一比例遠高于大眾市場僅 2% 至 3% 的滲透率。
雖然梅賽德斯 - 奔馳和寶馬等豪華品牌已在印度擁有相當規模的零排放產品線,但若實施內燃機禁令,仍將不可避免地重塑其在印度的運營模式,并可能對當地就業和供應商投資帶來連鎖反應。
據 IT 之家了解,這一提議并非沒有爭議。批評人士指出,豪華車在印度汽車版圖中僅占極小份額,即使全面禁售,對減少國家整體碳排放的作用也十分有限。
此外,行業內普遍認為印度更大的污染隱患在于老舊車輛。亦有觀點指出,該國現行的車輛報廢框架(Scrappage Framework)執行力度不足,導致大量超期服役的轎車和輕型商用車(LCV)仍在道路上行駛,這才是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
目前,這一想法仍處于提案階段,尚無確定的執行時間表。印度最高法院已要求政府重新審查其“國家電動出行任務計劃”(National Electric Mobility Mission Plan),并定于 12 月再次舉行聽證會。
對此,印度總檢察長確認政府“對這一想法持開放態度”。他透露,目前政府內部已有 13 個部委和部門正在進行跨部門協調,涵蓋從制造激勵措施到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各個方面。








粵公網安備 44010602000157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