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元手機也能玩 看汽車交互系統的發展
幾年前,如果你在汽車上看到大屏幕,那一定是為導航系統而生。然而,當時人們對汽車導航還是仰視或漠不關心,沒有依賴性。是因為導航在當時還是一種奢侈的配置嗎?其實根本原因是真的沒那么好用。每一輛不同設計的車都很難操作,地圖更新包的頻率低,去4S店做都要花錢,界面設計也不人性化,讓它和司機有距離感。
近年來,車聯網、互聯、語音識別這些詞在車圈的流行度持續上升。如何更好地利用車機這塊屏幕,是各大汽車廠商和售后廠商一直在思考的問題。現在,7-9英寸依然是汽車中的主流,進化也不算太夸張,因為已經不是一個為硬件而戰的時代,硬件的升級也遵循著不同廠商的生態圈,可以滿足。
由于駕駛環境的特殊性,將iPad嵌入中控臺是不現實的,蘋果市場的大部分應用都與駕駛無關。你在車里用什么?最后,老梅給出的解決方案保留了電話、信息、音樂、導航和播客的功能。在中國人的使用習慣下,音樂、電話、導航的功能都可以用,因為微信時代沒人發消息。
估計導航只能用蘋果的原生地圖,這也是用過CarPlay的朋友想吐槽的,因為中國人已經習慣了百度、騰訊、高德這些針對國情“深度定制”的地圖產品,而蘋果的原生地圖只是一張地圖。另外,之前我同事在國外用CarPlay的時候,也抱怨過一些細節問題。比如把手機里的地圖映射到汽車上之后,導航路線的提示和顯示其實和手機上的不一樣。使用手機導航沒有問題的路口很容易出錯。
安卓汽車怎么樣?其實這里不用說它的優缺點,因為它沒有機會來找我們。可以說,CarPlay和Android Auto都是面向全球的產品,并沒有針對中國用戶的喜好和操作習慣進行專門的優化。另外有些細節不是那么完美,使用中偶爾會出現地圖錯誤。
●國貨貼近百姓——門檻低
目前國內一些互聯網公司已經開始將觸角延伸到汽車多媒體領域,如百度的CarLife、NavInfo的WeLink、阿里巴巴的阿里巴巴Cloud OS等等。
1.強兼容性
作為“第三方訪問”產品,CarLife和WeLink同時支持安卓和iOS平臺。無論車主使用什么系統,手機都可以使用,解決了安卓Auto和CarPlay對手機的限制,降低了使用門檻。這無疑是部分安卓手機用戶的福音。幾百元的手機也可以實現手機/汽車交互。
2.有相對多的可用軟件。
這些國貨除了基本的導航、電話、音樂之外,充分了解中國人的使用習慣,將手機常用的一些app移植到手機上,包括社交軟件、公眾評論軟件。而且他們提供的導航軟件也是很有實力的。
對于原來的地圖來說,只是一個把車從A點導航到b點的工具,現在一些導航地圖可以同時擁有更好的路徑規劃邏輯和海量POI數據支持,幫助搜索目的地,其中數據會從用戶的定位和軌跡中獲取,地圖會進一步優化。
提示:
POI是“興趣點”的縮寫,可以翻譯成“信息點”。每個POI包含四個方面的信息,如名稱、類別、經緯度(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附近的酒店、餐廳和商店等。我們可以稱之為“導航地圖信息”。導航地圖數據是整個導航行業的基石。
3.售后市場資源豐富
相比只有兩個后裝品牌的CarPlay,國產產品的后裝市場資源非常豐富。以百度CarLife為例。目前已有10家后裝機品牌與之合作。
包括德賽四維、路暢、格非、凱越(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等國內知名后裝機廠商,目前都與百度CarLife合作,其產品幾乎覆蓋了市面上大部分汽車品牌和車型。另一方面,蘋果CarPlay,目前只有Pioneer和ALPINE配合加載機器,對后期升級有局限性。
●這樣夠嗎?
克服了兩個手機系統之間的兼容性問題,滿足了用戶使用更多軟件的需求。這樣夠嗎?當然,這還不夠。我們要解決車機的另一大難點,也是各大車廠和后裝機廠頭疼的問題——運營模式。傳統的汽車操作模式無非是按鈕、觸摸屏和方向盤控制。但是,面對如今以手機為主的多媒體,他們多少有些失控。例如,如果主人想聽某首歌,不可能一次按下“切歌”按鈕。如果沒有語音識別,他只能停下來看看手機選擇。
雖然原車機的語音識別是可以控制的,但對于像CarLife這樣的云計算系統來說,原車語音的“一問一答”方式有些過時,需要更智能的語音識別系統來支持。
目前國內一些多媒體系統已經能夠實現多輪通話的語音控制。例如,如果店主想導航到某個商場,語音系統會根據當時的時間和情況詢問店主是否需要其他服務,如“是否需要在商場附近吃飯”、“是否需要提前幫助店主在餐廳預約”等。這些智能語音控制降低了車主開車時操作汽車的難度,也提高了安全駕駛系數。
●文章摘要
CarPlay、CarLife等車載多媒體考慮了用戶的使用環境,以手機為主,手機顯示,語音直接操作,初步做到了“環境導向”。目前只有它們是最貼近用戶使用習慣的產品。
但是,未來汽車與網絡互聯之后,也許真的可以成為像鋼鐵俠一樣的聰明管家,可以隨意與人交流,幫助車主有所成就;或者當無人駕駛技術實現后,汽車可能會變成“移動客廳”,然后汽車就會變成“客廳里的個人電腦”。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