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輪驅動的原理是什么
2024-12-06 04:31:03
作者:資訊小編
四輪驅動就是汽車四個車輪都能得到驅動力。其原理是發動機輸出扭矩按不同比例分布在前后輪。
傳動系統是核心,包括發動機、變速器、傳動軸、差速器和四個驅動輪。行駛時,發動機動力經變速器到傳動軸,再由差速器分給四輪。差速器由齒輪組和齒輪箱構成,轉彎能自動調輪轉速保證平穩。
控制系統含傳感器、電子控制單元和液壓控制閥,監測行駛狀態并按需調扭矩分配,提牽引力和控制性能。
轉向系統有轉向機構、轉向齒輪和轉向拉桿,轉彎時將驅動力給內側驅動輪,提操控性。四驅系統叫四輪驅動技術,簡稱 4X4 或 4WD,能按路面把發動機轉矩不同比例分給前后輪。
汽車早期兩輪驅動因成本低、結構簡單用于轎車等,兩次世界大戰時四輪驅動用于軍事越野車。80 年代后期,因拉力賽表現好,其越野性能被重視,應用到大功率車,隨后普及到轎車和輕型車。
四驅車循跡性能好,不會像兩輪驅動車那樣出現前輪空轉轉向不足或后輪甩尾。兩輪驅動車輪胎空轉打滑時只能收油,四驅車則能自動分配動力到各輪,有效防打滑。轎車四驅裝置常嚙合式,有粘性偶合器,省手動分力器,自動按需分扭矩給前后輪。總之,四驅系統能讓車通過性好、越野脫困強、操控性能優。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本文導航
熱門文章

粵公網安備 4401060200015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