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發動機需要定期清洗嗎
汽車發動機需要定期清洗。發動機在持續運轉過程中,內部會逐漸積聚積碳、油泥等雜質。這些雜質如同隱藏在發動機中的“定時炸彈”,會干擾發動機的正常運行,降低燃油效率,增加油耗,甚至可能引發發動機損壞。定期清洗發動機,就像是為發動機做一場深度清潔護理,能有效維持其良好運行狀態,提升性能,延長使用壽命 。
發動機在運轉過程中,燃燒室內的高壓未燃燒氣體等進入曲軸箱中會形成油泥。當這些油泥積累到一定量時,就會堵塞濾清器和油孔,造成發動機潤滑困難,從而引起部件磨損。而且機油高溫氧化會生成漆膜和積碳,這不僅會使發動機油耗增大、功率下降,嚴重時甚至會使活塞環卡死而拉缸。因此,定期使用清洗劑清洗曲軸箱,保持發動機內部的清潔十分重要。
另外,積碳也是影響發動機性能的一大“元兇”。對于多缸內直噴發動機來說,更容易出現積碳現象,常見的積碳部位有節氣門、燃燒室、氣門、進氣管等。積碳出現在進氣道和節氣門上,會影響發動機進氣量,導致空燃比不準,進而影響動力和燃油合理性;積碳若存在于燃燒室內,會使壓縮比變大,增加爆震幾率。爆震作為一種不正常燃燒現象,發生在壓縮沖程,嚴重影響動力和燃油合理性,嚴重時會使發動機連桿變形或活塞炸裂。
關于發動機的清洗頻率,一般來說,控制在3 - 5萬公里一次較為合適。因為現代小轎車潤滑油大多自帶清潔功能,而且清洗劑有腐蝕性,可能腐蝕發動機內非金屬件導致故障,行駛里程過長清洗發動機還可能出現機油壓力降低、缸墊漏水等問題。并且發動機內部會有磨損,油泥其實有一定修復作用。不過,如果汽車發動機比較容易造成積碳,提倡每隔2到3萬公里清洗一次;不容易造成積碳的話,可每隔5到6萬公里清洗一次。
內部清洗是發動機清洗的關鍵,一般采用免拆卸清洗法。在更換機油時,將引擎專業清洗劑倒入機油加油口,使其與舊機油混合,然后讓發動機怠速運轉20 - 30分鐘后排出機油即可。需要注意的是,除去積碳最有效方法是核桃砂除去法,但此方法需前往專業修理廠或4s店進行操作。
總之,定期清洗發動機對于車輛的良好運行至關重要。合理把握清洗頻率,選擇正確的清洗方式,能讓發動機保持“健康”狀態,為我們的出行提供可靠保障,讓愛車始終以最佳性能陪伴我們馳騁在路上。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粵公網安備 44010602000157號